劉必顯坐在將軍衙門的科房裡,面前的桌子上堆滿了案牘文書,幾個商人站在四周,眾星拱月般的圍著劉必顯說話。
“劉先生,我等適才所議之事,萬望先生助力成全。”一個三縷須的胖子彎著腰,臉上掛著討好的笑容,“若能成事,我等必不敢忘了先生的功勞。”
“茲事體大,必須一起面稟將軍才能定奪,請各位稍安勿躁。”劉必顯端起茶杯呡了一口,淡淡地說。
“將軍何時回來?”一個高個子中年商人問道,乾瘦的臉上頗有焦急之色。
楊銘在丁有三的陪同下巡視著難民營地。在劉必顯的操持下,難民的處境已大有好轉,校場上,一排排窩棚整齊地搭建的,難民們按各鄉各里劃分著片區,灶臺也集中起來了,各個片區的管事按天去領糧食,保證本片區每天供應一頓粥飯。至於掏溝挖渠,搬運柴禾,清除垃圾等必不可少的工作,由管事安排難民們輪流出役。
當然,每天這一頓免費的粥飯只能保證人不餓死,想吃飽吃好,就得找活做。城牆已經修好了,校場邊上的房屋還在趕著工,大群的難民圍在工地外面希望能找到活幹——只要能幹上活,不僅管飯,還有工錢拿。
丁有三手下的家丁更多了,除了隨楊銘進城的那隊人馬中投充了一百多名家丁之外,廿二日進城的難民中投充家丁的更是人滿為患,以至於讓丁有三在精挑細選之餘,為到底留下哪個而大傷腦筋。按照楊銘的指示,家丁要求身體強壯,老實忠厚,那些油腔滑調,奸詐怯弱的人一概不要。可是來報名的人太多了,以至於丁有三不得不請示楊銘增加和提高了標準。
一行人在難民們的跪拜感頌聲中穿過校場,出了校場口沿大街向南幾十步,來到向陽巷。巷口鄰街開著幾家鐵匠鋪和弓箭店,這些匠人平時主要是做駐軍的生意,為兵士們維修兵器和弓箭。
鐵匠鋪的門口擺著熊熊的炭爐,赤著上身的鐵匠鉗起一塊燒得通紅的鐵錠,置到砧板上,揮起鐵錘,用力地砸下,發出一陣叮咚的聲音。砧板上的火星四散地濺射著,有幾顆濺到了鐵匠的身上,在汗水裡滋的一聲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旁邊的聚元記弓箭店裡,一個腰上掛著皮製箭囊的軍士站在櫃檯前,看著櫃檯內的匠人修整他的角弓。那匠人年紀很大了,佈滿老繭的手握著弓梢,在一盞罩著銅罩的油燈上烘烤著。火候一到,老匠人迅速地將角弓壓在一架形似古箏的木板上,用力的扳著弓身,又舉起角弓迎亮眯著眼睛看。反覆數次,覺得滿意了,將角弓遞給櫃檯外的軍士。
軍士雙手握著角弓的兩梢,來回試了試勁道,從箭囊裡取出弓弦掛在下弓梢,然後將下弓梢扣在左腳的腳踝,右腿跨過弓腹頂著,右手握住上弓梢用力向內一扳,左手一搭,嗡地一聲弦已掛好。
“好一個回頭望月!”楊銘輕聲地讚歎道。在上一個世界裡,楊銘也玩過反曲弓,這個回頭望月的上弦動作他是知道的,但用於重弓楊銘自己是做不到的,只能藉助專用工具。
那軍士轉過身來,看到丁有三和楊銘,怔了怔,隨即便單膝跪地,拱手道:“小的謝慶元見過楊將軍、丁總爺。”顯然,楊銘那身奇怪的迷彩服和凱夫拉頭盔,讓這位軍士猜到了丁有三身邊這人的身份。
“不必多禮,請起。”楊銘伸手託了託軍士的胳膊。
“這弓幾力的?”楊銘問。
“回將軍的話,小的用十二力的弓。”謝慶元答道。
十二力,這已經是後金精銳白甲兵的水準了。楊銘從謝慶元手中接過弓,雙手挽著試了試,力度非常大,就算以楊銘的軍人體格,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也是沒辦法拉開這張弓的。
“好弓。”楊銘看著弓身上包裹的樺皮,讚歎了一句。弓箭最怕受潮,樺皮具有優良的防水效能,上好的弓都是用樺皮包裹的,次一等的則是髤漆。
“你以前是在哪裡效力?”楊銘問。
“回將軍的話,小的是趙率教將軍麾下中軍弓手……”
“哦?”楊銘有點諒訝。
“遵化城下一戰,小的與韃子對射,一連射完二十六支箭。小的力竭了,沒能護衛趙將軍……”
開弓是需要很大的臂力的,一個弓手能連射八支箭就算是合格了,能連射到十二支的,那就是最優秀的弓手,這謝慶元能連射二十六支,那簡直就是強悍之極了。當然,楊銘估計他這個“連射”的時間跨度應該是比較長的,而且最後的幾支箭力度肯定是打了折扣的。
“將軍,小的每一射都是滿弓的。”謝慶元感覺到了楊銘的疑問,“一個多月了,小的胳膊一直不能動,直到投靠了將軍,吃了幾天飽飯,才稍微恢復過來。”
“哦。這是你的弓?”楊銘把角弓還給謝慶元,有點奇怪謝慶元這一個多月在俘人堆裡還能帶著弓。
“回將軍的話,小的的弓在戰場上就毀了。這弓是小的去將軍府登記的時候,將軍府的管事娘子得知小的是趙率教將軍麾下弓手,特地讓小的去庫房裡挑選的。”
“哦,如此甚好。”
許小娘子得到了掌管信印的權力,她要求丁有三招的家丁必須到將軍府登記入冊,核實無誤了才能吃糧,這個楊銘是知道的。
一隻大雁從牆角上的天空掠過,展著雙翅鳴叫著直衝雲霄。
石火電光之間,謝慶元抽箭、搭弦、側身、彎弓,一氣呵成,隨著一聲霹靂弦驚,天上的大雁插著箭桿飄搖地墜落下來,街面上的人們發出一陣驚呼,幾個小孩呼拉著鑽進小巷,向著落雁的方位尋去。
是金子總會有發光的機會的,謝慶元露的這一手讓楊銘感到很滿意。
“丁將軍,咱們隊伍中有多少弓手?”楊銘回頭向丁有三問道。
“稟將軍,大概有二、三十名。”丁有三答道。
“把這些弓手抽調成隊,交給謝慶元帶領。”
謝慶元撲咚一聲雙膝跪地,大聲道:“謝將軍栽培!小的願為將軍效死!”
楊銘回到將軍府,那幾個商人正在科房裡急得團團轉。
“將軍,這幾位是順義城裡幾大米店和錢莊的老闆。”劉必顯向楊銘介紹說。
“哦,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