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呀,應該主動跟蹤裝置的使用情況,積極和包括芯通國際在內的客戶保持溝通。不是有句話說得好嗎,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許有年說到這兒,張瀟和戴向軍才明白自己這些人錯了那裡。
技術積累不夠不要緊,和世界先進技術有差距也不要緊,關鍵是要有努力改變現狀的態度。
這麼長時間,博隆光學居然都沒有主動去傾聽客戶的意見,也沒有做出來改進的計劃。
這才是胡楊很不滿意的原因。
“許總,戴總,我想幹脆這樣。明天你們二位陪著胡總,看看他還有什麼想法。我呢,現在就去機場,明天一早我就去找孟總。”
張瀟坐不住了,他決定連夜帶領幾名技術人員奔赴深海,然後去南方製造,現場和孟如松討論產品需要改進的地方。
“你不打招呼就跑了,合適嗎?”
許有年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但是他們幾個齊聚京城,是出於胡楊的要求。現在張瀟突然走了,不知道胡楊那邊會不會不高興?
“現在也顧不上了,我在機場買了機票之後,會給胡總打電話說一聲的。許總,戴總,這邊就拜託二位嘍,我先走一步。”
張瀟是一個敢想敢幹的人,他現在顧不上別的事情,只希望趕緊去補救之前的失誤。
他離開會議室,去收拾了幾件換洗的衣物,就帶著幾名技術人員趕到了機場。
還好,今天飛往深海的航班還有餘票。
等機票拿到手,張瀟這才給胡楊打了一個電話,說自己馬上要去深海。
“嗯,知道了。”
胡楊沒說什麼,隨後就掛了機。
放下電話,胡楊自己也樂了,他今天在博隆光學生產研發基地,也不過是故意的做做樣子罷了。
許有年他們幾個傢伙,在成功研製出28nm製程的光刻機之後,的確是有點飄了。
國產化替代,並不是為了給企業重新套上一個枷鎖。
作為裝置供應商來說,是不是應該主動聽取客戶的意見呢?
所以說,國際巨頭很少把自己綁在固定的供應鏈之上。哪怕是像阿斯麥這種壟斷企業,S星、臺電以及英特等,還不是以資金入股之後,才放心扶持對方做大做強的。
博隆光學要是抱著獨家生意的心態,未來肯定發展不起來。這才是胡楊敲打許有年等人的真實用意。
要不,他並不反對孟如松分出一部分訂單給阿斯麥呢,這其實也是一個策略。有競爭才有動力,國產化替代可不是為了供個祖宗出來。
不過好在許有年等人都是胡楊的心腹手下,響鼓不用重錘,相信他們知道今後該怎麼做。
接下來兩天,胡楊又去視察了鐳射技術公司。
目前博隆光學在各個關鍵部件上,光源部分是一個短板。胡楊要求大家加大研發力度,資金方面不用擔心,會優先提供支援的。
“胡總,我們如今在國內幾大光機所的技術基礎上,已經有了明確的研究方向。我估計在一年左右就會有比較大的突破,屆時,咱們的光刻機效能又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戴向軍給胡楊介紹了鐳射技術公司的研究路徑,他表示,除了繼續提高深紫光光源的技術水平之外,公司還會積極攻關極紫光光源,為以後的EUV光刻機奠定基礎。
胡楊點點頭,勉勵了在場的技術人員一番。
“許總,戴總,咱們還是欠缺高階人才啊。這樣,你們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從全球挖一些人才過來,工薪待遇方面,好說。”
離開了鐳射技術公司,一行人返回了生產研發基地。
胡楊坐在會客室裡,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有些事,不用忌諱。在光刻機領域,博隆光學別說和阿斯麥比,即便是和跌下神壇的尼康比,都要差不少。
技術這玩意自然不能閉門造車,借鑑、吸收、再創新,就是一條很好的路子。
許有年和戴向軍對視了一眼,心說,得,鐳射技術公司又要燒錢了。
不過,他們肯定不會反對胡楊的建議。他們也想吸收一些鐳射領域的全球頂尖人才,但以前的條件並不允許。
現在既然胡楊開了口,燒錢的壓力就不用他們考慮,自然有胡楊在後面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