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了底,杜白再看去這張地圖也有了計較,根據自己的記憶可以推算出現在的元陽城大概在這張地圖聖朝的邊境地帶。
看到這裡他也不由得感謝起當年那位君王擴張了版圖,不然時不時就要遭受其他國家兵馬掃蕩元陽城肯定也不會逐漸繁盛起來,也不會有現在的蘇家和自己。
而地圖上的鬼城恰好在另一個已經滅亡的國家範圍之內,現在雖說應該也已經在聖朝範圍之內,但距離元陽城也有三寸距離。看似不遠,但實際上望山跑死馬,放在古代這種交通不便捷的時候,或許普通人一輩子也未必能走得那麼遠。
就目前看來,兩具身體之間想要相見,還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心中略有遺憾,隨後他終於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你這裡可有記載人類修士們的法門?”
這也是目前他所最需要的東西,也是他那書生身體在這個人鬼不分的年代裡安身立命的重要根本。
只是很可惜,櫸樹精並沒有給他滿意的回答。
他僅僅得知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修仙門派,也沒有像前世小說裡那種築基金丹之類的明確的境界劃分,自然也沒有細分到每條經脈的修煉功法——當然肯定會有一些前人記載作為秘籍傳承下來,但那也不是能被它們妖鬼們收集到的大路貨。
簡單來說,這裡的修煉似乎要更加玄一些。
凡人一朝頓悟也可成聖,人世間大可逍遙自在,苦修者歷經磨難百年或許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場空,化作人間一抔黃土。
在這裡,苦練劍術數十年的俠士也可一劍斬滅妖魔,得道高僧也未必親眼見過供奉一輩子的菩薩。道,妙不可言。
相比較而言,妖魔似乎修煉更加輕鬆。它們得了機緣成妖之後,自然而然便可吸收天地靈氣為己用,日積月累之下,相同種族之間活得越久也就越強大。
所以總而言之,櫸樹精也不甚清楚人類的修煉之道。
不過末了,卻忽然有一道紙條傳來。
“人間自有道法萬般,但於我們妖鬼而言,苦讀數十年聖人文,文弱卻胸懷正氣的書生也不亞於此。若是當真心繫天下的大儒,便是我等妖怪也心懷敬重,不敢隨意傷害。”
杜白看見這番話,微微一愣,腦海中卻是不禁浮現出那夜在劉家看見的那個身上散發微弱白光的少年。
“正氣?難道那便是正氣?”
他又問了一句如何修得正氣,櫸樹精只是道:
“讀書,立心,立德。”
這個顯然太過模糊。
難道只是讀書寫字便可修得正氣?那那些書生們的正氣豈不是爛大街了!可他在前身身上也沒有感覺到半絲的正氣。
真正的關鍵恐怕還是在這心與德上。只是這些秘密還有待他去多多思索,一時是急不來的。
平復了一下心情,他又將目光轉移至書架上的其他書籍。
這座閣樓共分為三層,第一層是關於各種人間典籍的珍藏,包括四書五經的各種版本,也包括第二層則是鬼怪世界中的各種秘辛逸聞,最後一層,也是所藏書籍最少的一層,正是真正有實用性的法訣及魔紋的記錄。
第三層也是杜白這幾天大部分時間一直流連的地方。
雖然預計要看完這裡所有的藏書還要不短的時間,但託此處藏書豐富的福,已經學到了不少有用於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