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祖庭,陳留王城!
伏羲轉世冊封以過去百年,楊廣突然聽成有人和曾經的伏羲一樣,只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就從頂尖文武學府畢業。
楊廣也是無比好奇,人族有誰能伏羲轉世身想必。
當聽到既然是神農後,也就釋然了!
但最終卻還是接見了神農一番,在知道神農還是要堅持回自己烈山部落,而想著烈山部落前段時間閉關突破失敗隕落。
所以楊廣平靜的看著下方的神農道:“既然你烈山氏神農願意回到自己部落,那本王就讓你擔任烈山部落的首領可否?”
“啟稟王上,烈山部落首領是烈炎,在下豈能奪取他的首領之位。”神農堅定的拒絕著道。
“或許你還不知,就在前幾天烈山部落傳來訃告,稱烈山部落首領烈炎閉關突破失敗,最終心魔入體而亡。”
“這……”神農卻也有些感傷道:“烈山氏神農,願遵從王上命令!”
楊廣看著下方的神農接替烈山部落首領的職位,也是微微的有些期待神農的成長,畢竟伏溪歸位後,他明顯人族的氣運更加穩固了。
相信在他楊廣兩三公六部九卿賜封完,他楊廣定當能成聖。
神農心懷大志,在回到自己部落後,教到族人只能靠武者和修士捕獵,以及採摘野果為生。
而且隨著獵物的逐漸減少,人口卻是不斷增加,獵殺的食物根本就不夠人分的。根本不像原來人口少的時候,那時候雖然人少,但人人都能吃上飯。
神農便苦苦思索如何為人族解決缺少食物這一難題,在部落周圍到處遊歷尋找解決難題的方法。
這一日,神農在平原遊歷之時,一隻周身通紅的小鳥銜著一顆五彩九穗谷,在掠過神農頭頂之時,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神農見了,用土將五彩九穗谷埋了起來,後來竟然長成一片,他把穀穗在手裡揉搓後放在嘴裡,感到很好吃。
於是他立即趕回族裡,人部落族人砍倒樹木,割掉野草,用斧頭、鋤頭、耒耜等生產工具,開墾土地,種起了穀子。
神農從這裡得到啟發,穀子可年年種植,源源不斷。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實選為人用,多多種植,大家的吃飯問題不就是解決了嗎?
那時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誰也分不清。
神農就一樣一樣的嘗,一樣一樣的試!
最後從中篩選出的稻、黍、稷、麥、菽五穀一年以後,烈山部落周圍全都長滿了這五種植物待其成熟以後,便摘取下來食用,後神農為了存放方便,又發明了將種子曬乾存放的方法。
慢慢的部落以穀物為主食,畜牧之術成為輔助之業,周圍的小部落聞聽烈山部落不需要冒著危險去狩獵,不需要四處採摘果實,只要勤勞的耕做農田便可以吃飽肚子,於是紛紛派人學習。
當神農發現族人學會種植五穀後,許多吃不完的糧食因為儲存不好而毀壞。
神農又教大家捕捉山中幼獸,用那些吃不完的糧食來飼養,等到幼獸長大後再將其宰殺,使那些吃不完的糧食發揮了功用。
慢慢的人們發現豬、牛、馬、羊、狗、雞等六種動物最好飼養,便將其統稱為“六畜”。
五穀六畜的出現,標誌著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農業發展階段。
人族祖庭,楊廣把玩這手上的稻穗,卻是想著終於將神農引導發現了五穀,而且現在又能再次嘗試凡人吃米飯的感覺了。
其實他們剛加入人族,就想將五穀六畜等發明出來,但最終卻放棄了這個打算,畢竟這是三皇五帝的功績,他們能做的只能去引導,卻是不能去破壞。
在烈山部落,神農將自己的部落治理好後,卻是仍不滿足於現狀。
隨即安置好族中事情後,就四處遊歷,將他發現的先進技術推廣出去,因此使無數人族受益,也讓神農的名氣傳遍了整個人族一個個部落。
五莊觀!
在鎮元子看著伏羲出去的貢獻後,就一直人麾下的山神河伯關注人族的大賢。
畢竟他鎮元子覺得,既然伏羲轉世就能做出那麼大的功績,他的好友也不差伏羲多少,相信紅雲的轉世身,也絕對不是那麼默默無名。
當鎮元子聽著人族出現一個大賢神農,隨即開始推算神農的過往,可卻是一團迷霧跟他鎮元子推算紅雲的轉世身一樣,根本推算不出丁點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