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浩浩蕩蕩的向武當山而去,而來到武當山山門之時,李耳一眼就看出,站在山路上的張三丰。
因為有半步金丹境界的人,而且還出現在武當山,以及穿著道袍。
那麼除了張三丰,也就沒有其他人了,因為現在明面出現的半步金丹高手,張三丰和元蒙兩位。
至於其他還有沒有半步金丹高手,那麼就連李耳都推算不出。
除非李耳真正的執掌整個中原,以及將他人教響徹整個世界,那麼他李耳就會佔據人道,到時候這個世界的所有事情也瞞不過他。
而這時候,李耳終於來到張三丰面前。
可李耳還沒開口,張三丰就率先開口道:“中原武當派創始人張三丰,見過人教教祖!”
李耳聽到張三丰話後,快速在心裡腹誹道:“誰說張三丰好說話的!我保證不打死他!”
這明明是個人精好不,一下就讓他李耳的計劃落空了一大半。
並且明確告訴他李耳,他張三丰是中原地區之人,而且還是一門派的創始人。
這樣他張三丰就是根正苗紅的漢人,以及也是能開闢一脈,能稱尊做祖之人,他張三丰是能和他李耳平起平坐的存在。
李耳想想覺得也不錯,畢竟張三丰要是生在諸子百家時期,那他張三丰還真有可能成為一代先賢。
可那是猜想,但要是張三丰真是願意加入人教,那他李耳也不介意帶張三丰去諸子百家時期,讓張三丰能和那些諸子百家的開創人,一較高下也未嘗不可。
李耳在短短的一會就恢復了過來,看到眼前的張三丰,也不甘示弱的回應道:“貧道人教教祖李耳,見過張真人!”
張三丰看著李耳那不甘示弱的神情,也是在心裡苦笑不已,這算是他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張三丰只好退讓一步,向旁邊站去,說道:“教祖大人,請上山!”
李耳看到張三丰的退讓,就知道張三丰還沒有完成真正的太極。
所以李耳向張三丰說道:“無為之道,不適合人族之道!”
“人之道,需知柔中帶剛,剛中易柔!”
張三丰看到李耳這麼鄭重的話,以及那話中的道理,好似這對他非常重要。
所以張三丰向李耳恭敬一禮,說道:“貧道受教了!”
李耳知道有些話,不需要多說,所以就開口道:“既然張真人相邀,那就有請張三丰帶我好好遊歷這武當山的風景如何!”
張三丰看著李耳,若有所思,但還是答應道:“既然教祖大人有如此雅興,那貧道必當為教祖大人帶路!”
“請!”
“請!”
張三丰和李耳兩人,一前一後的上了武當山,至於其他人則是有武當七俠接待。
李耳和張三丰兩人,一前一後來到紫霄宮門前,李耳看著紫霄宮三個字,卻是久久沒有進去。
張三丰也看向李耳,尋問道:“教祖大人,不知道我這宮門上的匾額有何不對?”
李耳心裡突然有一計,但還是平靜的說道:“張真人這塊匾在此方世界並無不可。”
張三丰雖然沒有聽出語氣中的其他含義,但聽到了此方世界等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