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流逝,轉眼到了大業一二年正月。
李耳也來到東方國師府一個多月,並且和東方小昭等幾女一起守歲過新春。
而隋朝經過一年多的對外戰爭,對內大力挖掘大運河實行鑿龍計劃,卻也讓大隋隨時都有一種傾斜的感覺。
此時整個大隋天下,卻是大大小小的自立之人,雖然明白上還沒反隋稱王,但自立之人卻比歷史上多的多。
雖然歷史上的隋朝末年,號稱有十八路反王和三十六路煙塵,但現在整個隋朝境內,各個自立的勢力卻達到了上百。
其中,長江以南,荊州地界的朱元璋號稱正統漢族,並且繼承北周皇室氣運。
朱元璋此時雖然還沒立國,但經過戰績向李耳提出多次使用召喚之門,也導致幾乎教他朱元璋的十分之一班底給召喚了過。
其實長江以北的地界,已經全被他朱元璋那下,並且還暗地裡換上了他明朝的關員,只需要他朱元璋一舉義旗,那麼整個大隋就被一分為二。
此時朱元璋看著底下的所有人,平靜無波的道:“諸位都是我大明的心腹,而我大明已經在這世界紮根,吾師尊傳令給吾,第四步計劃可以啟動了。”
而劉基等人聽到後,卻後是激動,因為鑿龍計劃他們沒有份,但滅佛大計,以及最終的攻略計劃,都是以他們明教人馬為主力。
所以這給了他們更多的機會,以及出力越發的多,那麼將來徹底開啟界門,他們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多。
“吾等謹遵教祖、陛下之令!”
與之同時,在整個大隋境內,都是各個勢力在準備反隋口號,以及徹底以自立的名聲稱王,好似都是商議好了一般。
其實是楊洲國師府的人教李耳,他早就再之前就已經將命令下達,並且全都通知到讓他們紛紛起義,以及給朱元璋造勢。
也就是人教教眾在暗地引導,導致於其他勢力之人,也就紛紛在各個起義反隋,並且也帶動了更大的反隋浪潮中來。
……
荊州。
在隋朝已經烽煙四起的時候,朱元璋等人卻在不急不緩的準備著,畢竟他們可不是其他人那些,隨意高舉反旗就可以稱王。
朱元璋等人是一舉立國,要將整個長江以南的地盤給收為大明的地盤,所以一些規劃還是需要準備的。
朱元璋看著底下的劉基,常遇春等人,道:“諸位登基儀式都準備好了沒有?”
劉基身為朱元璋的心腹軍師,站出來恭敬的道:“回陛下,一切都已經準備完畢,只需要三日之後,荊州和長江以南,都是我大明的地盤。”
看著劉基,朱元璋很是相信對方的能力,畢竟他劉基可是跟著他朱元璋一起走過來的,對方這點能力還是要有的。
而朱元璋還是詢問了一句道:“伯溫,那不知道計劃的第五步驟,和隋朝演戲的事宜準備好了沒有。”
“回陛下,臣劉基必定讓佛道兩脈,以及其他勢力都看不出我們跟人教和隋朝的關聯。”
朱元璋也知道他師尊李耳的計劃,畢竟他面對那麼龐大的計劃,而他朱元璋這個有是核心,他難免擔心破壞他師尊的計劃。
想到師尊為了對方佛門,以及其他勢力的佛門之人,可謂勞心勞力,就是為了一舉打掉這個旁大到他朱元璋就有些害怕的地步。
其實朱元璋來這個世界也有一年由余,但越是瞭解這個世界的一些密辛,越是對佛門那滲透表示恐怖。
但現在他師尊已近有完整的計劃,他是絕對不是讓其出錯,所以朱元璋看著其他百官,道:“道門已經有一脈歸順我大明,我希望在三天後的立國祭典上,道門其他兩脈,以及宋閥等勢力會出現,並且願意跟我大明結盟。”
“是陛下,我等必定竭盡全力觸成此事!”
……
巴蜀嶺南,宋閥大本營中。
大明朱元璋的使者常遇春,看到宋閥佔據的那嶺南城是那麼牆高城厚,以及嶺南城內計程車兵是那麼的兵強馬壯。
而且常遇春知道,要是他們明朝一等普通士兵來攻打嶺南,怕還是攻不下來。
必須需要二等後天境界計程車兵來攻打嶺南,才有可能攻的下來,但也會讓他明朝損失慘重。
所以常遇春越發的堅定要拉攏宋閥,不光是為了減少他們明朝的損失,更是為了他們明朝以後遷都到巴蜀成都,讓巴蜀嶺南宋閥不至於跟他明朝對立。
這時候宋閥的儀事廳外,宋缺緩步來到儀事廳門口,就看到裡面正襟端坐常遇春,宋缺一見到對方,就知道對方絕對是一位久經沙場戰將。
而常遇春也看到了門口天刀宋缺,也在心裡感慨道:“好一個美美男子,而且身上那股氣勢,絕對不會比張三丰差多少,真不愧為天刀之稱。”
宋缺來到常遇春面前,很是隨和的道:“不知道將軍怎麼稱呼,來我嶺南宋家又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