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二的意識再次波動起來,似乎是在努力的,努力的爬著一座黑乎乎的大山。
巍巍長白山脈,崇山峻嶺,層層疊疊,山浪峰濤,雲霧縈繞。摩天嶺,這座方圓百里的最高山峰,如同巨人一般聳立在層巒疊嶂之中。
摩天嶺上,矗立著一座鋼筋鐵骨、拔地而起的瞭望塔。
鐵塔上,一對父子登高遠眺。
山風凜冽,父親錢華脫下棉襖披在八歲的兒子錢多多的身上。小傢伙興奮的在鐵板上“咚咚”的又蹦又跳,東張西望,指手劃腳,時不時的抬著凍得像紅蘋果似的臉蛋,不停的問這問那。
“爸爸,這個嘹望塔為什麼建在這麼高的山上啊?”
“因為摩天嶺是這裡最高的山啊,登高望遠,從這裡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過去這裡是打日本鬼子的訊號塔,發現小鬼子來了,就把綁在塔尖上的樹枝放倒。現在呢,是護林防火用的觀察塔。發現哪處山林著火了,就搖這部電話機,告訴村裡的人去救火。”
“爸爸我知道了,建這個塔,就是要保護村子,保護森林的。”
“對啊,多多長大了,要保護好村子,保護好這片森林,還要保護這個國家。”父親摸著兒子的腦袋,憶起了那段崢嶸歲月。
“爸爸,我還要保護這個地球,外星人要是侵犯地球,我就打跑他。”錢多多握著小拳頭,抬著稚嫩的小腦袋看著爸爸說。
“嗯,多多要好好練習本領,長大了保護地球。”
“搞不好我還要保護宇宙呢,”錢多多搖頭晃腦地又小聲嘀咕著補充了一句。
“爸爸,爸爸,你看那是咱們村子吧,好小啊,好像是?”
“像什麼啊,”父親慈愛的看著兒子。
“好像是大海里的一葉扁舟。”
父親笑了,“你見過大海嗎?”
兒子說:“書中說大海好大啊,是無數條大江匯聚而成的。爸爸,你說咱家這兒的大江流到大海得多遠啊?”
父親說:“我也不知道具體的公里數,但是我知道要經過大山,要經過平原,要經過小山村,也要經過大城市,要經過很遠很遠的距離。這一路上啊,要經歷過很多很多艱難險阻,才能到達。”
兒子說:“爸爸,我長大了一定要去看看大海。”
“好的,不用長大了再去,明年放暑假了,爸爸一定帶多多去看海。”
“好啊,好啊,看海嘍。”錢多多高興的跳了起來,“說話算數,爸爸來拉勾: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帶變。”
父親點頭說:“兒子,我答應你去看海了,你背幾首關於登高的詩句給我聽聽好不好?”
錢多多一揚脖子,驕傲的說:“這可難不倒我,姐姐教了我好多首詩呢。”
錢多多想了想,學著大人的樣子,咳嗽了幾聲,“咳咳咳——咳咳,”一本正經的揹著手說:“爸爸,你聽好了啊。”
“第一首詩歌:《望嶽》,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還有第二首是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登鸛雀樓,唐.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爸爸,我又想起來一首,《登飛來峰》,宋·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詩句背的很好,那你知不知道它們的含義呢?錢華低下身子問兒子。
當然知道了。第一首詩,《望嶽》,前面寫的是風景,後面那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的是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壯志,抒發的是作者的情懷。第二首詩《登鸛雀樓》,這首詩主要描述了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第三首詩《登飛來峰》,意思是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表達了作者登高望遠,心胸寬廣,今天我和爸爸在這座摩天塔上登高望遠,我覺得自己的心境也增長了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