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東昇,屏山鎮未逃離的居民,在鎮長的招呼下,紛紛走出家門,聚集到廣場上。他們聽見了昨夜的激戰,此刻又見到珩王及其奇兵隊,無不激動萬分,一再跪求珩王為他們做主,確保他們不再遭受焚軍的危害。
殷石一面安撫民眾,一面向鎮長了解情況,鎮長的彙報跟關良平所述基本一致,屏山鎮是焚軍的重災區。
“陛下,我們屏山鎮雖然西鄰天隔,但是,過去從未有焚軍入侵,特別是饕餮,它只是傳說下來的猛獸,從未有人親眼見過它。可現在它們與焚鬼一起,成群結隊而來,害人匪淺。”鎮長講述道。
殷石安撫民眾道,“屏山鎮馬上會有重兵把守,接著,我們將盡快查明焚軍所來之處,一定杜絕後患。”
然後,殷石下令關良平調集千名戍邊士兵到屏山鎮輪班值守,準備日夜圍剿焚軍。又號召全國支援西疆地區,使這裡人人出行必帶殺器,家家戶戶夜晚能夠張燈結綵。此外,殷石還下令宮中相關學者親自前來探訪研究。
安排好許多事項之後,殷石又親自率領奇兵隊,巡查珩國境內的西疆天隔。只見由青磚城牆構成的“天隔”在山巒之間蜿蜒曲折,高聳入雲,即使玄界武功最為高強之人都難以飛越。殷石認為焚軍不應該是越天隔而來,可是,他又判斷不出焚軍究竟是從何而來。
正焦慮萬分之際,突然,他想起耶闌澗馬上要到訪珩國,可能他人已經到達玉煌城了。於是,他馬上派出百人奇兵隊回宮,吩咐務必要將耶闌澗及宮中學者火速帶來屏山鎮。
兩夜過去,關良平的兵馬每晚圍殲十餘個入侵的饕餮和焚鬼。然而,也總有士兵受傷。對付焚軍,對於普通士兵來說,武功和手裡的殺器至關重要,長刀長劍之類的利刃還是首選。
已有珩國國內的學者自發前來探訪研究,可是,還沒有人能夠發現焚軍是從何而入。
第三天上午,耶闌澗及三名暨國學者,三名宮中學者,在百名奇兵的護送下來到屏山鎮。
屏山鎮正在重建,到處都有施工,到處也有士兵守衛。
殷石與耶闌澗見面分外親切,握手擁抱,寒暄也變得非常客氣,不像在石銘城那樣隨便。
“耶闌大人,沒有想到你的珩國之行,會是如此開端。”殷石抱歉的說道。
“珩王,焚軍入侵之事,事關重大,我們風雲閣當然要首當其衝瞭解真相。另外,你當儘快讓梓雲山知道詳情,不管梓雲山是否有作為,總可以號令玄天下之人提高警惕。”
“我已迅速派人通報梓雲山。”
他們簡單聊上幾句之後,便在奇兵隊的護衛之下,跟眾學者一起迅速展開實地考察。
然而,他們接連奔波了兩天,晨兢夕厲,可是一無所獲。不過,在夜晚,耶闌澗和學者們終於親眼目睹了焚軍的出沒,看得他們個個心驚膽戰。
又一日清晨,他們又將出發,一位名叫韋慶豐的暨國學者突然問道,“珩王,耶闌大人,我們今日可以南行考察嗎?”
“為什麼?”耶闌澗問道。
“我們已經查明珩國西疆的千里‘青磚天隔’並沒有損壞之處,焚軍入侵的很是蹊蹺,特別是饕餮不像是能夠飛越天隔而來。”韋慶豐說道。
“屏山鎮地處珩國西南介面附近,南面不屬於冥界,焚軍怎麼可能從那裡過來?”一位珩國學者問道。
“我們前去察看與天隔相連的西南介面,或許那裡會出現漏洞。”另一位叫詹友斌的珩國宮中學者說道。
韋慶豐趕緊稱是,“是,我意正是如此。”
殷石下令奇兵開路,直奔西南介面而去。不到半刻鐘,他們就抵達天隔的盡頭,來到屏山的腳下。
“陛下,上面就是天隔所終止的最後一道山嶺,屏山。”詹友斌介紹道。
“我們珩國的兩千五百里南疆跟靖國的兩千五百里南疆一樣,一直都是跟靈界相連。據記載,七八百年前,我們珩國人也可以直接跟靈族往來。可是之後,靈族的活動範圍日益縮小,現在僅限於玄界的東南角一帶,只有靖國人跟他們還有往來。”殷石講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