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一眼就能認出來,那條金笏,也是一條金背骨笏,和當初他在愁雲澗見到的那條一模一樣。
太歲的第一反應就是將金背骨笏抓了起來,舉在眼前細細觀察。
上次在愁雲澗的時候,他就感覺骨笏上好像刻有一些細小的文字,只不過當時光線太暗,加上走的急,也沒仔細去辨認,衝出愁雲澗的時候,太歲又遭到了二十七星煞襲擊,金背骨笏也碎成了粉末,他就更沒機會去觀察那些文字了。
此時屋子裡的光線十分充沛,太歲將刻有文字的笏面對著光,花了不少力氣,才看清上面的文字。
這些文字上記載的內容,讓太歲的頭皮一陣發麻。
骨笏上所寫的,竟是太歲的平生事蹟,從他出生,到他在愁雲澗遇險,每一件事都寫得明明白白。
在文字的末尾還寫著這樣一句話:“生而為神,畢生為人,七智隱,聖人不泯。今開七智,以聖人之心吐哺蒼澤,是為萬世公。”
整段文字的大部分內容都很容易理解,惟獨這句話,讓太歲看得雲裡霧裡,實在想不通究竟是什麼意思。
就在這時,骨笏上的文字突然發生了變化。
細小的文字變得如同花生粒那麼大,文字的內容也變成了另一番模樣。
就見骨笏上寫著:“愁雲納神倉,天命使然,無殆無菲。既得神倉,今開神智,第一智,曰,‘幽閉’。”
太歲將視線挪到最後一個字上的時候,突然感覺手中的金背骨笏上爆發出一股灼熱。
他條件反射般地鬆開手,金背骨笏卻在五指張開的同時化作粉末,瞬息之間便竄入太歲的毛孔。
整個過程只持續了短短兩秒鐘,隨後,金背骨笏的粉末便全部融入太歲的經絡,消弭於無形。
太歲能清晰地感覺到,腦子裡彷彿有一扇門被開啟了,神志霎時間變得非常“通透”,那種感覺,就像是長年一直在思考,卻又無法參透的某個問題突然得到了答案,類似於一朝頓悟,但又沒有頓悟來的強烈。
頓悟,是突然間領會到了不曾領會的東西,得到了自己原本沒有知識。
可太歲的感覺卻是,有種原本就深埋於腦海中的知識,或者說感覺,被喚醒了。
荔枝妹突然驚呼起來:“老大,你的腦子裡多了一扇門!那真真是一扇真正的門啊!”
她可能是太激動,這話說得驢唇不對馬嘴的。
太歲不由蹙眉:“什麼樣的門?”
就聽荔枝妹應道:“不知道……唉我也說不清,回頭老大還是自己進來看吧。哦,我斷定,你睡覺的時候就能看到它了。”
太歲沒再多說什麼,只是沉下心來,默默感受自己身上的變化。
他能感覺到,正有一股奇異的力量在心間躥動,那股力量好像很想流竄出來,但又找不到門道,太歲也不知道該如何將它釋放出來。
與此同時,太歲竟漸漸明白了金背骨笏上出現了最後一段文字。
那段文字的前半句是說,當初他進入愁雲澗的時候,因金背骨笏獲得了一個“倉庫”,這東西無形無樣,只存在於太歲的腦海中,而它的作用,就是用來容納七道神智。
後半段則是一種類似於交談的語氣,說,既然太歲已經獲得了神倉,那今天索性就把第一道神智開了吧,這第一道神智的名字,就叫做“幽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