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與物業矛盾激化的小區有了。
接下來,姜思宇該組織一個專門對付這些不良物業的隊伍了。
他要找幾個打物業糾紛官司經驗豐富的律師,然後組建一個專業律師團隊。
他去幾個擅長民事案子的律師事務所聊了聊,發現大家對打物業官司的興趣都不足,基本上都是說,大多數業主告物業的官司都能贏,但是結果一般都不太滿意。
比如法院一般會判把物業費打八折,就這樣結案了。
還有很多法院處理物業糾紛案子採取一刀切的方式,一律庭前調解,把以往的物業費打八折或者七折。
律師說,對付不良物業公司的最好辦法,還是得想辦法成立業主委員會,實現業主自治。
姜思宇大概明白了,業主告物業能告贏,但是卻傷不到物業皮毛。
最好的辦法是把物業換掉。
就是說,他要組織一個專家團隊,能夠幫助業主把不良物業公司換掉。
這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團隊?
姜思宇一時感到有些茫然。
因為律師在打官司的時候還能賺錢,而這個幫助業主驅趕不良物業公司的團隊靠什麼賺錢呢?如果完全是姜思宇出錢資助的話,他能不能承擔得起?
他決定先找一個小區實際體驗一下。
他拿出了熊副局長幫他整理的清單,他挑了一個業主投訴最多的小區。這個小區叫華富苑小區。
他準備就從華富苑小區下手!
這天早上,姜思宇開車來到了華富苑小區。
他試著開車往小區裡闖,進門的道閘在識別了他的車牌號後,就開啟了。
看來這個小區是可以隨意出入的,道閘就是個擺設,只是為了收停車費用的,怪不得物業糾紛這麼嚴重。
他在小區裡找了一個偏僻點的路邊停下來,便鎖上車,開始徒步在小區裡轉悠。
他在一個單元口的牆上看到一個公告:
“各位業主:為了更有效地維護業主自身的權益,我們必須成立業主委員會,支援成立業主委員會的,請申請加入微信群:華富苑業主自建群。”
姜思宇拿出手機,開啟微信,開始新增這個微信群。
彈出了一個問題,問他家的門牌號。
他就隨便寫了一個:十二號樓三單元102戶。
很快,他就進了華富苑業主自建群。
看來這個群主也不是一個細心人,並沒有核實他輸入的門牌號。
這個群裡面的人很多,竟然有四百多人。
群裡正在討論如何申請成立業委會的問題。
根據官府的要求,需要有三分之二的參與投票,其中一半的業主同意,然後拿著材料到街道申請即可。
街道還要對業主委員會選舉產生的過程進行監督。
這天,姜思宇正在西苑小區的物業處理雜務,突然接到老媽的電話:“你快來醫院吧!你媳婦要生了!”
姜思宇一聽,趕緊放下手裡的工作,開車往醫院跑。
等他到了醫院,劉招弟已經進產房了。
老媽、老爸,還有劉姐,都在產房外的椅子上坐著等待。
姜思宇看大家臉上的表情都比較輕鬆,並不像上一次那樣如臨大敵的感覺。
看來第二胎一般都不會出什麼問題。
姜思宇一邊等待,一邊拿出手機,把他的引數調整了一下。
他需要把勇恐感降下來到5,把降下來的1點加到共情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