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春堪堪解了他們的懷疑,使得自己能夠順利擺脫了困境。
他這一擺脫險境,卻並也不著急離開,準備趁著眼前的機會,想要一探個究竟:他們究竟是何人,又為何出現在此地。
穆春也無須刻意,他自然而然就與幾人攀談起來。得知他們常居在蜀中,少知中原之事,穆春亦不與他們見外,將自己所知盡數與他們說來。
不消多久的時候,穆春就已經拉近了與幾人的關係,他們本來尚還有那麼一二分的防備。奈何穆春為人實在爽快仗義,只三言兩語就立馬打消了他們僅有的疑慮,這就開始與他稱兄道弟。
穆春沒花多少功夫,就將他們的底細摸了個大概。眼前五人,正是近些年間在江湖中聲名鵲起的蜀中五俠,他們分別是:怪叟,妖媼,智僧,鬼士,小童。
得知他五人的來歷,穆春心想:怪道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原來是這五個高手。他趁著說話的空當,又將他五人好好的打量了一番:
他們之中為首的長者,弓腰駝背,手持鐵杖,應為怪叟,看似身單力薄,但有千鈞之力。
白麵點紅唇不辨男女者,則是妖媼,他手持長刃,狀似漫不經心,卻是洞察著周遭的一切。
光頭美髯者,乃是智僧,他披袈裟手中捏一串佛珠,口中念著佛號,卻沒人知道他心中有沒有佛祖。
看上去年歲尚輕,僅十四五歲的那個,是為小童,與一般少年無異,並無特殊的地方。
剩下那個咋看之下並不起眼,自然就是鬼士,在他披散的長髮之下,只能依稀看得到一個削尖下巴的。
蜀中五俠,各有擅長的武功本事,他們最厲害的自然是集合五人之力借用五行之法,而攻守自如,天下英豪竟無一能破其者。
穆春雖口口聲聲說著淡出江湖,但江湖卻從未遠離與他。這些年中五俠的事蹟,他多多少少也略有所耳聞。
只是在他的印象之中,五俠一直在巴蜀一帶活動,未曾踏足中原。眼下五俠離開蜀地,出現在這,不知是為何而來。
穆春提出此等疑問,五人也不與他相瞞,道是為崑崙玉而來。
他們竟也是為了崑崙玉!
穆春聞言,心下一跳。若憑著他們五人的身手,但凡他們出手相爭,想必崑崙玉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手到擒來之物。
連他們這等江湖地位的人物也衝著崑崙玉而去,殊不知這崑崙玉到底是何方寶物。
穆春更是忍不住好奇,直與他們打探問道:“崑崙玉果真有這般神效?”
聞言,小童扯著嘶啞低沉的聲音嗤笑他道:“那是自然,不然你以為我們幾個大老遠的跑去鳳凰城是去找晦氣?”
小童的身材猶如十一二歲的小子,可聽這聲音卻是個成年男子,但他的性子卻是個八九歲的孩童,與穆春說話的時候仍是張牙舞爪沒個消停。
穆春不信,與他疑道:“口說無憑的事,難不成你見過崑崙玉?看到用它救活了死人?”
小童攤手,他撇嘴說道:“我是沒見過,但是見過的人不少。你自己個兒沒見過,也不能說他是假的呀。”
穆春更是有了興致,追著問問:“你說說,都有誰見過。”
小童冥思苦想了小半會兒,支支吾吾半天卻又說不上一個人來,偏穆春又在一旁好整以暇的等著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