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試試把這兩塊鐵板合在一起,”羅蘭說。
安娜伸出手指,按在鐵板的接縫上。火焰從指間噴出,介面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熔化。
“減小火力,背面再來一次。”
她點點頭,照做了遍。兩塊鐵板呈90度拼接,被牢牢焊接在一起。
羅蘭仔細檢查了下介面,發現效果就如同他想象的那樣——一道沒有任何瑕疵的完美焊縫。如果稍加打磨,將熔鐵時的流體痕跡磨去,兩塊鐵板幾乎跟一次成型的鍛造體沒什麼區別。
“很好,安娜小姐,簡直太棒了,”羅蘭忍不住讚歎道,“接下來,我們把另外兩塊鐵板也接上去。”
“這是什麼?一個鐵做的……水桶?”
“不,這是一個氣缸,”他糾正說。
“氣缸?”安娜迷惑地重複道。
“對,它可以用來填充空氣,”羅蘭指著另一塊方形鐵板道,“看見上面的小洞了嗎?空氣從這個小洞進入氣缸,推動活塞——呃,活塞就是一個比氣缸內徑稍小一點的鐵板,它能在氣缸裡自由移動。”
即使是安娜,在如此多生造詞面前也繞暈了腦袋,“那這些……氣缸,活塞什麼的,是為了做什麼?”
“為了製造一臺能自動動起來的機器。”
蒸汽機,帶來了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需的原動力,將人力和畜力徹底解放出來。
它的原理圖是每個機械狗都耳熟能詳的,簡單點說,就是一個放大版的開水壺。燒開的蒸汽被匯入氣缸,推動活塞和連桿,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
原理異常簡單,但不代表它容易製造。它的難點在於氣缸與活塞的密閉性,以及輸氣管制造。金屬加工未點夠技能時,想要靠手工鍛打出一個合格的氣缸簡直是天方夜譚。
然而安娜的能力完美彌補了工藝上的不足。
羅蘭只要事先設計好四塊同尺寸的鐵板,讓鐵匠鋪澆鑄打磨好,接著利用直角板固定好造型,再由安娜進行焊接,就能得到剛度極高的方形氣缸。有了女巫的幫助,他不必像傳統制作過程那樣,先得造臺炮筒鏜床,再加工出一個圓形氣缸。其他大部件也是如此,可以先做成小塊再拼接,如此一來,即使是鐵匠鋪這樣的小作坊,也能合力製造出蒸汽機所需要的全部部件。
事實上,焊接被髮明前,人們只能靠螺栓或鉚接來連線小件,而氣缸內部必須要求平滑,常規連線顯然做不到這點。
唯一麻煩的是輸氣管。它的製作方法倒沒什麼特殊的,將一塊長鐵板燒至紅熱,再放進凹槽型模具裡,用錘子一錘一錘敲至成型,這也是前裝燧發槍槍管的製作方法。只不過槍管還需要事後校直,擴鑽膛線等等,更復雜一些罷了。
它麻煩在於,羅蘭不可能把鐵匠叫到自己的後花園來,女巫暫時還不能曝光,而打鐵實在不是自己的強項。無奈之下,他只好讓首席騎士代勞,自己在一旁指揮。
就這樣折騰了三天,羅蘭終於在後院裡拼出了首臺蒸汽機。
“就這是你的說力大無窮的玩意兒?”卡特皺眉打量著這臺奇怪的機器,他首先肯定這玩意兒跟邪教儀式無關。上面每一個鐵疙瘩都是他親手裝上去的,看上去就像個密封的爐子。如果魔鬼能被它吸引那也太不合常理了。
不過一堆鐵疙瘩要怎麼動起來?它看起來就很笨拙,又沒有腳,難不成還能飛?
但在羅蘭眼裡,這臺看似簡陋的機器卻散發著工業之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他自然沒再走紐科門蒸汽機——瓦特蒸汽機——改良蒸汽機的路線,他的第一臺試製品就已是帶雙連桿和滑動閥門的高壓蒸汽機。它的製作不比最原始的蒸汽機難上多少,關鍵在於一些思路上的創新。
“待會你就知道了。”
羅蘭往蒸氣室倒了桶水,讓安娜點燃柴火。
十幾分鍾後,水被燒開,咕隆咕隆地翻滾起來。很快,氣缸內傳來噼啪聲,羅蘭知道那是缸體受熱膨脹的聲音。活塞的鐵板較薄,膨脹變型要比缸體來得大,最終會牢牢的抵在缸壁上。
“這不是燒開水麼?沒想到還真是個爐子,”卡特嘀咕道。
當氣缸內充滿蒸汽時,令羅蘭激動萬分的一幕出現了。活塞開始推動連桿向外運動,當運動到頂點時,另一條連桿拉動滑動閥門,蒸汽又將活塞向內推動。兩條連桿一來一回帶著輪子飛快旋轉,隨著火力增大,很快速度達到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