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在某間隱秘的屋子內,一人沉默了半響,方道:“這種事強求不得,不過還好,起碼路線是對的,假以時日,定能培養出一批人才。”
“首長!”
彙報之人頓了頓,問:“如果盧元清真到了先天境,那我們對他……”
“肯定要優待的,包括他個人以及師門,但總體方針不要變。你記住,對這些道教人士,永遠是既扶持又打壓,為我所用才是硬道理。”
“就怕日後他們心生異變。”
“呵,政府太溫和了,自然有人要捋捋虎鬚,放心,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對了,建立道院的訊息,透露出去了麼?”
“有所暗示,對方應該清楚。”
“嗯,從今往後我們不要輕易插手,讓他們自己去爭鬥,我們把握方向就好。”
“明白!”
那人應了聲,又問:“首長,鳳凰山那邊,您還有什麼指示?”
“保持原樣,不要輕舉妄動。”
“是!”
待那人下去,這位獨坐室內,閉目沉思。
現在的形勢很簡單,也很複雜,所有問題都指向一個最基本的要素,靈米。
全國的總儲量才515公斤,還要分成三塊,一塊給權貴階層,一塊給齊雲道院,一塊給研究基地。
先說權貴,像自己這種級別的,一次性只給了六十斤。貌似不少,可別忘了,家族不光他一個人,還有那麼多子孫後輩呢。
國家需要權貴集團的擁護,以維持穩定;家族也需要子孫杰出,以保證延續性。
從古至今,家的存在始終是群體性行為,所以資源在經過一級和二級分配之後,到個人手裡的,真就沒剩多少。
大家都盼著晚稻下來,預估產量有500公斤,應該能緩解不少。
再說道院。
道院的定義,就是特殊工作人員,主要用於開發資源,還沒提升到“戰鬥”這個層面。沒辦法,現在的道術層次太低,連子彈都擋不了,以至於政府下意識的忽略掉。
不過呢,他們還有一個隱藏作用,叫養生;換個概念,叫長壽續命。
這個東西,比開發資源還勾人心思。那些權貴圈子裡,還真有人嘗試過,買本通用的道經,搞間屋子,顛顛的就開始靜坐。
可惜執行起來太難,你讓這幫二代去修道,一個個有那根骨和悟性麼?
更何況,這東西到底成不成,誰也不知道,齊雲道院算是個實驗點。
最後是研究基地。
政府按照那份靈氣地圖,在各地試種了很多農作物,結果全部撲街。只有天柱山的幾小塊地,能結出可憐巴巴的稻米。
研究人員也在進一步試驗,比如用普通的良種,種在有靈氣的土壤中;或者用收取的靈米稻種,種在沒靈氣的土壤中……然後觀察,產量和效果會不會發生變化。
這三個階層,三種不同的群體,恰恰連成了一條鏈條:發現新資源——新資源有效用——權貴嚐到甜頭——培養行業人才——急需更多的資源。
擴張,就是這麼來的。
他們死捱著不開發峨眉山,就是要等道院的成果,將資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唉……”
這位念罷,不禁揉了揉額頭,疲倦中還帶著點迷茫,因為誰也不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感覺好點了,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