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的陣地終於被金國騎兵撕裂了,大陣的口子逐漸放大,傷亡人數逐漸增多。形勢岌岌可危,不僅步兵節節敗退,騎兵也十分的被動,被金國騎兵壓著打。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仇瓊英率領大軍就殺到了,步兵和先前的步兵混在一起,使得大軍穩住陣腳,原來被撕裂的口子很快就堵上了,重新和金軍陷入混戰,雙方殺的你死我活,再也無法扭轉戰局,這是一次殘酷的血戰。騎兵更加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進戰團,和金國騎兵糾纏到一起。
混戰拉開序幕,雙方殺得難解難分,一時間分不出輸贏。
血戰隨著時間的推移,傷亡逐漸加大。可是對於完顏宗翰來說壓力逐漸增大,他有一個不詳的預感,之前對面的漢軍之所以拖延時間,那是為了最終的終極之戰。
終極之戰的勝利會屬於誰呢?完顏宗翰心裡沒底了,他堅定的心開始動搖。
東線全軍覆沒,西線全軍覆沒,這個時候,完顏宗翰就知道這一戰是很難獲勝了,太原城也守不住了,要麼殺出去,要麼朝北邊突圍。
北邊,既然漢軍是圍三缺一,那麼北邊一定有埋伏,顯然從北邊衝過去不是好的選擇,儘管從北邊衝過去,距離雲州最近,可是完顏宗翰沒有那麼愚蠢,他最終還是選擇指揮全軍朝南邊衝殺,和漢軍決一死戰。
如狼似虎的金軍拼了命的向前衝擊,這給漢軍帶去了很大的壓力,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的傷亡都很大,一時間竟然被進軍壓著打。
漢王騎,終於殺來了,就像是鋼鐵洪流一般向金軍衝殺過去。不僅如此這個時候,漢軍,大宋廂軍,義軍三支步兵混在一起,死死地守住陣地,殺得金國鐵騎寸步難行。在這個時候,沒有了大宋廂軍,沒有義軍,只有漢軍,對大家融合在一起,形成戰無不勝的漢軍。
在漢王騎的帶動下,漢騎兵開始反攻,金國騎兵的傷亡逐漸加大,再也抵抗不住了,這樣打下去,金國騎兵註定會全軍覆沒。
金軍大陣崩潰在即的時候,完顏宗翰不再固執,他下令撤軍,朝北邊撤去,不管北邊有沒有埋伏,都只能朝北邊撤去。
全軍壓上,這一戰註定是要全殲金軍的,怎麼會允許起突圍呢?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漢王劉正龍率領兩千漢王騎還有一萬騎兵從太原城殺出,這恐怕是他最後一次率軍出征了,最後的對手就是完顏宗翰。
完顏宗翰,這一戰,漢王下的死命令就是一定要將其誅殺,絕對不能允許這個強大的敵人逃到雲州。
一直以來,劉正龍最糾結的就是自己如何同時對決完顏斜也,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分身乏術的情況下,讓漢王絞盡腦汁。早遇到了向顏雪之後,劉正龍才有了突發奇想,先滅掉完顏宗翰,再滅掉完顏斜也,至於完顏宗望,註定是最終的終極對決。
“斬殺完顏宗翰,賞萬金,加封縣公。”
不管是對下面計程車兵,還是王寅,花榮等人來說,縣公都是天大的誘惑,這可不是一般軍功可以換取的爵位,這點每一個人都很清楚。
騎兵就像是打了雞血一般瘋狂地衝殺金國騎兵,不管是萬金,還縣公,對於這些士兵都有難以抵禦的誘惑力。
誰都沒有想到,堂堂的漢王殿下竟然一馬當先衝鋒在最前面,騎兵在漢王的帶領下瘋狂地衝殺金軍。
漢王騎放棄了衝擊,畢竟是重甲騎兵,雖然戰甲有很大的改良,比鐵浮圖,鐵鷂子,鐵林軍的戰甲輕了很多,但畢竟是重甲騎兵,交戰到這個時候,已經是戰力消耗殆盡,引無力再戰,選擇休整才是最佳選擇。
至於步兵,那就更加是放棄了追擊,要知道兩條腿是追趕不上四條腿的,步兵乖乖地休整。對於步兵來說,戰爭已經完成了,至於萬金,縣公就和他們沒有一毛錢關係了。
漢王騎算是王者歸來,進入太原城好好休息整頓,可是步兵卻不能休息,因為他們還要進行最後的整編,才能算是真正的漢軍。
漢軍的整編是按照現代軍事制度整編的,這並不是劉正龍的突發奇想,而是醞釀了許久,之所以這個時候開始,是因為漢軍已經做好了和大宋切割的準備。今後的漢軍,和大宋沒有一毛錢關係。
改變的不僅僅是漢軍,連下面的將官也進行了整編。從軍長到排長全新的軍隊官制推行,其實就是告訴下面的將官漢軍不再接受大宋的冊封,也不接受朝廷的調遣。現在只是初期試行階段,會有龍魂社給降官進行講解。等到新年一過就正式實行,所以反對者一概清理出去,如遇反抗格殺勿論。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個軍制改革可以看出來漢王在軍中威望究竟有多高,也可以看出來將官的忠誠度,可以說是一個試金石,註定會在軍隊之中掀起血雨腥風。
此時此刻,劉正龍卻顧不了那麼多,他一馬當先衝鋒在最前面,儘管不太適合使用長兵器,但是這次依舊帶上了量身打造的方天畫戟。
自古至今使用方天畫戟的都是頂級武將,或許漢王是個特例,軍中沒有人使用這種兵器,也就沒有人會指點方天畫戟的招數。幸好有王寅,王進這樣的功夫大家能夠化繁為簡,把一些馬槊,長槍,長斧的招數進行融匯貫穿,否則漢王連最基本的招數都沒有。
漢王身邊的近衛軍不僅僅是有漢王騎,還有五百輕騎兵,這支輕騎兵被成為漢王衛可以說馬戰,步戰皆是一流的高手,對漢王忠心耿耿。是從原來的風影軍裡面選拔出來的,騎術高超,速度快的驚人。
漢王衛緊隨著漢王衝殺了下去,把後面的大軍遠遠的甩開了。這些漢王衛一邊追擊,一邊騎射,不斷地有金軍應聲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