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草寇的轉變,對於漢王來說至關重要,這群人都是雙刃劍,用好了各個都是好漢,上戰場就可以奮勇殺敵,為漢王國拋頭顱,灑熱血,馬革裹屍,在所不惜。用不好,就是軍隊的毒瘤會造成軍紀渙散,一盤散沙,會把整個漢軍拖垮,最終變成草寇。
想要整肅軍紀,不是借用幾個人的腦袋,說幾句大義凜然的話,幾句兄弟情深,忠孝仁義的話就可以解決的。這點晁蓋不明白,宋江不明白。可是志在君臨天下打漢王,怎麼會不明白呢,這就是軍法部的意義所在。
梁山眾將領立下血誓擁護軍法部的時候,漢王面無表情,也沒有讓眾人起身的意思,啊好像這一切並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徐寧,龐萬春,王寅,岳飛,牛皋,董先,張憲,山士奇,石寶等將領們也紛紛跪下立血誓。驕兵悍將戰場上英勇無敵,可是對於國家來說始終都是不穩定的因素,這些將軍們立下血誓,就是為了整肅軍紀,這才是大漢軍武立國的開始。
漢王依舊沒有表示。
折可求,曹追,潘景,石之,高琦這幾個重臣在這個時候有點坐臥不安了,即便是用腳趾頭想都能知道漢王是什麼意思,大漢是以軍武立國,軍人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大宋是天壤之別,但是不代表軍人可以為所欲為,不代表大漢允許唐代末年藩鎮割據的局面出現。甚至連大宋西北將門的情況都不允許出現。
軍人至高無上的前提是在軍法部的約束之下,在這個時候,身為軍法部部長的潘景算是明白了,軍隊最重要的四個部門表面上是交給了四大家族,但是四大家族並不能為所欲為,想要在漢國生存下去,首先是要接受軍法部的約束,否則,即便是皇后,皇太子都出身在潘家,依舊有被連根拔起的可能性。
把規矩擺在前面,權力也無限的下方,等於是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吃。總比趙匡胤無恥的杯酒釋兵權好,這點潘家是受害者,潘景最終選擇了屈服,他能理解漢王的心情,換作自己做君王也不會允許軍武另加在皇權之上的。
“臣潘景身為軍法部部長,同時做為潘家子弟,向陛下表態,潘家自家主到下面子弟,無一例外都會擁護軍法部,在軍法的約束下行事,如有違背,一定軍法行事,絕無偏私。”
潘景跪在地上,他知道這一跪對潘家的未來很重要。要不然未來潘家有了太子,皇后,潘家的日子就更難過。外戚專權向來都是皇家大忌,這點潘家是清楚的。
眼見潘景跪在地上表態,漢王好像沒有看見似的,這種情況下曹追就坐不住了,一直以來曹家並沒有為漢國貢獻什麼,可是漢王依舊給曹家足夠的尊重,給予潘家同等的待遇,雖然皇后,皇太子都出身潘家,可是皇貴妃是給曹家預留的,要知道漢王還年輕,最起碼三十年內不會改變什麼,說白了一切皆有可能。
曹家的權力如果不能被約束的話,那麼要麼最終走向現在漢王走的道路,要麼就會被連根拔起。曹家沒有問鼎天下的實力,也沒有君臨天下的梟雄,如果硬扛的話,對曹家沒有好處。況且,潘家已經表態了,留給曹家迴旋的餘地不多了。
曹追沉思了許久之後跪倒在地,他接連叩頭,十分嚴肅地說道:“臣身為情報部部長,曹家子弟,在這裡向陛下乃至於大漢王國五十萬軍隊表態,曹家自家主到下面子弟無一例外,擁護軍法部,擁護軍法,如有違背,軍法行事。”
石家向來都是緊緊跟隨在曹家後被的,一百六十年來一向如此,今天也不例外。連曹家都低頭了,石家還有什麼堅持的。石之跪倒在地表態,石家上下無一例外願意接受軍法約束,誓死捍衛軍法部。
高家尷尬了,不過高琦並不是什麼頑固派,他為了自己的女兒,最終也選擇了屈服。這個時候,最尷尬的就是折可求了,他代表的是西北將門,這一跪,就等於關閉了西北將門投靠漢王的大門。當然了,漢王也沒有看上西軍,並不認為西軍能對漢軍造成什麼為威脅。
如果不跪是什麼後果呢?折可求想了很多可能性,最終他還是選擇將來為大宋開疆拓土,裂土封王。
折可求跪在地上立下血誓,五萬折家將士將為大漢征戰天下。
“眾卿家平身,軍法部不僅僅是你們頭頂的緊箍咒,同時還是軍人的護身符,在漢國,是以軍武立國,一切以軍事為重,地方官員也由軍人出任。這注定會被文官攻擊的,只要是你們不違背軍法,那麼軍法就是你們得到護身符,不管外面潑多少髒水,朕都不會處罰軍人,你們會被軍法保護,明白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漢軍武立國,軍法部先行,這開創了一個先例,也開創了一個時代。
武將們起來之後,漢王接著說道:“其他三個部的副部長就簡單說一下吧,要不然,今天大家都要餓肚子了。”
鬨堂大笑,剛才緊張的氣氛一下子就緩和來許多。
當三個部長講完之後,漢王劉正龍說道:“除去以上四個部門之外,軍隊之中還有一個部門,那就是參謀本部,朕親自出任部長,折老將軍出任副部長。”
不用說,參謀本部也在四部之上,因為漢王親自兼任,只不過身為副部長的折可求並不太清楚參謀本部的職責。但是折可求確保知道,自己執掌的第一兵團要交出來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漢王親自解釋參謀本部存在的意義,這一講就是一個時辰。
等講完之後,漢王就笑著說道:“看樣子今天會議有點長了,沒事,吃完午飯之後,會議繼續。今天,朕下一條諭旨,今後軍人見朕不跪,只行軍禮,當然朕也會給你們還禮。你們也是如此,在軍中只有職位高低,沒有貴賤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