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之位,位高權重,謀其位的人自然不在少數。
衛青在找公孫弘的同時,張鷗也在找另外一個人。
由於韓安國的離職,張鷗就成了劉徹在刑律這塊可以依賴的人,兩人的關係也迅速升溫,大事小事都在找其商量,加之本來張鷗當年也是劉徹的人。
張鷗的御史大夫位置可謂已經穩坐,劉徹在這幾天已經找張鷗談話三次,每一次的談話基本都是教張鷗如何轉變身份,如何總體佈局等等。
御史大夫屬三公系列最小的一個,主掌刑律的同時,也被稱為副丞相,也就是現代的常務副總理,任職標準相對來說門檻較低,可以不是九卿和王侯。
張鷗坐穩了三公大位,自然就想起了同樣在丞相府任職的另外一個人,張湯。
張鷗與左中丞張湯關係挺好,曾是劉徹登基時的四傑人員,一直沉寂在丞相府。
張鷗在昨天劉徹最後一次談話中提到了張湯。
如果丞相之位留給張湯,那麼整個朝廷就在劉徹的掌控下,再也不需要畏懼別人。
但劉徹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始終沒有正面回答張鷗,但,至少劉徹考慮了。
為了給兄弟一個好前程,張鷗把這件事透露給了左中丞張湯。
得知訊息的張湯喜出望外,四傑人員都升任,張鷗將是御史大夫,董宣旭兼職二品將軍的職務,宋玉軍官小但獨掌整個太尉府,自己確實也該挪挪位子了。
為了增加勝算,張湯在張鷗拜訪後就即刻進宮面聖。
也不得不說張湯的情商高,面聖後不談其他,盡談感情,談這幾年在丞相府的心酸和經歷,談對自己對劉徹推行新政和改革的想法。
而劉徹對於張湯也是喜愛有加,畢竟當年給三府分別塞人也就是等今天。
~~~~~~~~~~~~~~~~~~~~~
“你說朝廷中還有誰有資格謀丞相之位?”公孫弘確實想當丞相,仕途最大的榮譽無非就是登上百官之首,而後青史留名。
衛青看著滿地奔跑的雞鴨說道:“還記得陛下登基後與竇太后掙權時身邊的四個年輕人嗎?那個時候他們年輕,但現在都已經長大。”
公孫弘記起來了,若有思考的眉頭緊鎖道:“你說的是宋、董、兩張?”
“對。”衛青說道:“三府各有一個,張鷗將要接替韓安國出任御史大夫,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韓安國走的時候也向陛下推薦張鷗,而在本將軍來之前,陛下也問了我的意見,由此可判,丞相很有可能就是當年他塞進丞相府的張湯。”
公孫弘一聽頓時手一拍道:“那你還說,這陛下早有安排,你找我幹什麼?”公孫弘有些失落,不看重那也是假的,來到長安不可能就這樣終老吧。
“薛澤還沒有被免職的時候,陛下就已經問過本將軍不止一次,朝廷裡有誰可以擔任丞相,你懂了嗎?”衛青專注的看著公孫弘。
衛青可以判斷,丞相人選,張湯不是首選,如果是首選,劉徹也不會三番五次的找衛青問這件事情,劉徹還真想的是找一個能幹丞相的人才。
公孫弘也算老成持重,靜靜的分析各種因素。
衛青現在是劉徹最得力的左右手,大事小事,甚至後宮的事都會找衛青商量,劉徹更不會在這個事情上撒謊……。
見公孫弘虛著眼睛摸著鬍子在思考問題,衛青閔了閔茶輕聲道:“老師,你可想好了,晚上答覆本將軍,而後這幾日你就好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