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時,從堂內衝出七八個手持木棍之人迅速將若瑤和羽林衛圍了起來。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兩人穩如老狗,若瑤不削的上前道:“老鴇子,如果你確定要動手,這事可就鬧大了。”
“老孃害怕喲!”老鴇子說完就來了一個雞下蛋的動作,應得圍觀的人鬨堂大笑。
還沒等若瑤喊動手,一旁的羽林衛還真等不急了,一腳踹飛擋在前面的嘍囉。
一時間,大家就打了起來。
嘍囉豈是羽林衛的對手,一打七,分分秒秒,完美勝出。
見嘍囉敗下陣來,老鴇子嚇得趕忙轉身跑到幾位軍士的身後尋求庇護。
“你們好大的膽子……啊……”
軍士甲見狀指著若瑤就準備說什麼,可剛把膽子說完,若瑤就一把抓住軍士甲的手指猛烈往上一撇,軍士甲的手指頓時就斷了,成了畸形。
其餘軍士見狀也揮刀相向,若瑤沉著冷靜的應對,劍不出鞘就將幾位軍士打翻在地,斷指的軍士甲似乎還顧忌面子,強忍疼痛的站起來瞪著若瑤。
“國家尚處危難之時,匈奴隨時可能南下,你等身為軍人,不思報國,卻為青樓站臺,奇恥大辱。”若瑤的語氣擲地有聲,步步緊逼軍士甲。
軍士甲看了看周圍圍觀的人,這事鬧大影響不好,於是邊往後退邊輕聲道:“俠女,此事到此結束咱們互不相欠,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心虛了?”若瑤能感覺到這土匪頭子已經心虛,但軍人為青樓站臺確實讓人氣憤:“你們可知道邊疆的將士正在與匈奴人浴血奮戰!”
若瑤的聲音非常大,直接鎮住了在場的幾位軍士。
之前講了,百姓對匈奴人恨之切,這其中也包括關內百姓,龍城之戰激發了百姓的抗胡士氣,使百姓與朝廷對匈奴同仇敵愾,所以若瑤的話頓時引起共鳴。
“對,這種敗類就應該送去北疆。”
“這些朝直營的傢伙早就該整頓了,沒幹過一件好事。”
“哎,山高皇帝遠,陛下的心思在北疆,哪有心思管他們。”
“……”
百姓你一言我一句都透露出對關內軍隊的失望,幾個軍士聽後更加心虛了,一個個慢慢站起來就像醃茄子,他們都知道犯眾怒後果很嚴重。
“你給我等著,等著!”軍士甲強撐面子轉身就準備走。
走?事情到這個時候怎麼能說走就走,若瑤劍指軍士道:“站住。”
話音剛落,斜對面就太守府就一群帶刀侍衛跑了出來,從為首的官服就可以看出,這是太守董宣旭,年紀看上去還挺年輕,大概三十多歲的樣子。
“誰在鬧事。”董宣旭眼神凝重的邊走邊看走到若瑤身邊,他已經從若瑤身邊的羽林衛手裡的劍看出了來歷,因為董宣旭曾經也是宮中之人。
若瑤淡淡的一笑,指著問道:“你,跟他們是一丘之貉。”
董宣旭內心一驚,汗毛都豎起來了,拱手道:“這位女將軍,他們乃朝直防衛營何忠勝將軍麾下的軍士,並非我汝南郡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