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黃的小屋內。
職工抱著包裹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
他覺得【司機】有點莽撞了。
要知道,氣象站有嚴格規定,為杜絕在追查迪特的過程中受到其他因素干擾。
同時確保能隨時報告重大案情,執行任務的小組或者個人材擁有呈件反應“氣候異常”的權力。
這種方式與“內參”模式極為相近。
但是,【司機】現在並沒有執行任務,不具備反應“氣候異常”的資格。
職工面露難色地望向【農夫】,在得到【農夫】的點頭示意後,這才猶猶豫豫地解開包裹。
裡面是個木頭箱子。
“司機同志挺謹慎的.”
見這一層一層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職工也有些期待箱子裡到底是什麼了。
隨著“吱寧”一聲,箱子蓋被開啟。
裡面靜靜擺放著三個信封、一堆小麥葉子以及一個大號木製哨子。
這三樣毫無關聯的東西擺放在一起,顯得格外怪異。
司機不是那種不懂規矩的人,把這些玩意送到【農夫】面前,就更加奇怪了。
這些年來,【農夫】的心境已然平和如水。
然而此時此刻,他的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些許好奇之意。
只見他緩緩站起身來,踱步走過去,伸手拿起了第一個信封。
【農夫】一眼便認出了信封上有氣象局的暗記,表面這封信確實是反應“氣候異常””信件。
“難道司機又發現了案子?”
【農夫】開啟信件,藉助昏暗的檯燈光線看去。
這確實是一封反映迪特案件的“氣候異常”信件。
信件中記錄了承德劉家溝公社發生的一件迪特案子。
有迪特潛入公社,偷偷釋放了惡毒的嗐蟲,啃噬劉家溝的麥田、果樹。預計小麥和水果產量將減產一大半。
當地公安特派員和公社調查半年,卻未能將狡猾的迪特抓捕歸案。
這種“小案子”,本身不歸【農夫】這條線負責。
但是,李愛國寫道:“迪特用心惡毒,企圖破壞建設,迪特的所作所為已經讓當地的社員產生了恐慌。”
一句話,將問題的嚴重性拔高一個等級。
【農夫】看著這封信件,眼睛中閃過一道異色。
從表面看,這是一封常規的氣候異常信件。
李愛國在去劉家溝走親戚的時候,發現了當地‘氣候異常’,回到京城後便按照規定上報氣象站。
這種彙報既是李愛國的義務,也是他的權力,更是常規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