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噸香蕉在夜色中運進了石橋市場分點的倉庫中。
李愛國看著排列得整整齊齊的香蕉,心中一陣喜悅。
等用火車把這些香蕉運到京城,再透過王大奎的分銷網路,將香蕉送到顧客手裡。
一條農產品貿易路線,就算是打通了。
在這條貿易線路中,每個環節都受益了。
大石公社把香蕉賣掉了,能夠換成糧食,填飽社員們的肚子。
同時公社為了能把香蕉賣給廢品收購分點,必然會嚴格把控香蕉質量。
劉德利和陳隊長領取了勞動報酬,會盡力處理各種麻煩。
王大奎還有張二炮因為有利可圖,在賣貨的時候也會更積極。
京城物資匱乏,南方水果更是難得一見。
那些顧客們為了能夠買到新鮮香蕉,也會積極配合。
這是一條多贏的貿易線路,具體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現在是特殊時期,只能採用半公半私的辦法執行。
一旦政策鬆動,藉助這條貿易線,和多年來積累的關係,李愛國有信心在國內建立起一條南北通暢的物流運輸渠道。
先從車皮搞起,組建卡車運輸隊,然後再買幾十架飛機,建立一個跨國物流集團。
走順風的路,讓順風無路可走。
未來一片美好。
李愛國正暢想著。
王大奎推開門走進來,將一盒子缽仔糕遞了過來。
“這會商鋪都關門了,這玩意還是從市場看門大叔那裡,用兩包煙換來的。咱們今晚上湊合點吧”
看著缽仔糕,李愛國苦笑著搖搖頭。
剛剛還在暢想萬億集團,現在卻得苦兮兮地啃缽仔糕。
不過已經比雞毛換糖那傢伙好多了,那傢伙只能蹲在橋下面喝西北風。
缽仔糕是羊城的特色小吃,糕體晶瑩透明,表層油潤光潔、細膩嫩滑,吃起來筋道而不粘牙。
吃了兩塊,李愛國將剩下的推給王大奎。
抽著煙問道:“讓劉德利搞的東西,他還沒有搞到嗎?”
“老劉約定明天早晨送來。”
王大奎將剩下的缽仔糕吃完。
此時已經接近凌晨。
羊城的街道上有巡查人員,為了避免麻煩兩人在倉庫裡對付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
李愛國被敲門聲驚醒了。
開啟來,劉德利帶著兩輛平板車站在門外,他身後還站著十幾個臨時工。
這些臨時工都是周邊沒有工作的住戶。
住戶們平日裡在市場上幹一些雜活,因為用勞動換取報酬,算不上違反規定。
現在被劉德利以一塊分錢一天的天價,再加上一頓午飯僱傭過來幫忙。
劉德利請臨時工將麻袋扛下來,擺在倉庫裡。
“愛國同志,你要的東西,我給你搞到了。”
李愛國走上前,解開袋口,從裡面拎出一塊石頭仔細看看,點點頭道:“確實是我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