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書賊:“偷書不算偷!”
兩個保衛科幹事:“.”
最終,偷書賊還是被送到了保衛科內。
李愛國,周克還有宗先鋒作為證人也得錄一份筆錄。
“姓名?”
“馮化成”
“年齡。”
“38歲。”
“你才38歲,看上去怎麼像五十多歲了?”
“.我看著老相,行了吧。”
“職業。”
“詩人!”
此話一出,李愛國和保衛科的幹事們都驚呆了。
這年月還有詩人這個職業?
大傢伙都忙著建設國家,你在那裡搞酸腐的調調算是怎麼回事?能給你一碗飯吃嗎?
啥,這人叫馮化成?
呃.那沒事兒了。
李愛國猛地瞪大了眼睛。
在人世間中,馮化成出場時,已經三十五六歲,現在也就三十歲的年紀,所以一時間李愛國沒有認出來。
在原著中馮化成一直以詩人自居。
只不過是剽竊了老大哥那邊的幾首詩歌,再糅合了歐美那邊的腐朽調調,用來欺騙小姑娘罷了。
不過不得不說,這貨確實是個騙小姑娘的好手,靠著文化詩人的光環,找了個部長女兒當妻子。
結婚後,靠著部長女兒妻子養活。
後來因為光環被識破,妻子離他而去。
那時候馮化成已經三十五歲了,一窮二白、落魄潦倒,竟然還能透過寫書信的辦法,勾引到當時只有十**歲的周蓉。
要知道兩人最開始通書信的時候,周蓉才讀初二,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啊,竟然能下得去手,此人禽獸不如。
周蓉也是個戀愛腦,拋棄周家跟馮化成來到雲貴。
兩人結婚後,不事生產,整天想著風花雪月,每個月靠周家人寄錢生活。
馮化成再次過上了吃軟飯的日子。
後來馮化成出風頭被捕,間接導致周母中風昏迷兩年,逃避責任將女兒周玥扔給本就困難的周秉昆夫婦撫養……
再後來,馮化成回到了京城,完全忘記了周家的恩情,靠著詩人的光環,跟比他年輕二十多歲的女學生搞到了一塊。
對於這種狼心狗肺的人,李愛國自然是沒有好印象。
此時保衛科幹事已經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你是從東邊那個牆頭翻進來偷東西的?”
“有人告訴我,東邊牆頭比較矮”馮化成糾正道:“偷書,不能稱之為偷,文化人的事兒,怎麼能稱為偷呢。”
保衛幹事:“.”
最終,保衛科幹事覺得這人腦殼可能有點問題,拿起電話通知了馮化成的前妻。
他沒有注意到的是,馮化成的眼中閃爍出一絲得逞的神采。
這事兒跟李愛國沒啥關係。
做完筆錄後,李愛國離開保衛科,跟著宗先鋒來到了京城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