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傍晚。
火辣辣的太陽西沉,就要落山了。
一陣微風吹來,亭子旁邊的大樹樹葉抖動,搖落了一地光斑。
陳雪茹盯著那些光斑,面對李愛國的問題,稍稍遲疑了片刻。
兩個哥哥跟家裡關係不好,涉及到陳家的一些**。
按理說不該告訴外人,可是現在是談物件,就該坦誠相對不能有絲毫隱瞞。
小手緊張的揉搓衣角,陳雪茹思慮片刻,輕聲說道:“最近街道上開始對我們這種小商鋪實行公私合營,採取的是自主自願的政策。
可是街上的裁縫鋪都不願意將自家的產業交上去。
我也想響應街道上的號召,進行公私合營。
我爹跟兩個哥哥卻覺得我家的裁縫鋪傳承了好幾輩人。
現在要是關掉,到了下面沒有臉面見列祖列宗,所以他們就產生了爭執。”
“你為什麼想到要公私合營?”李愛國追問。
陳雪茹遲疑道:“街道上也開始提倡公私合營,我想勸我爹,將裁縫鋪公私合營,他老人家專心做裁縫。”
看來陳雪茹倒是個思想進步的姑娘。
只是現在陳方軒還在。
裁縫鋪沒有交到陳雪茹手裡,陳雪茹沒辦法當家做主。
在原著中,陳雪茹之所以會遭遇那麼多坎坷,跟陳記裁縫鋪遲遲沒能進行公私合營有關。
在這個年代,表現不積極,就等於是思想落後。
陳雪茹見李愛國不吭聲,大著膽子用胳膊輕輕碰碰他:“愛國同志,你覺得我家不該公私合營嗎?”
“不是不該,而是應該積極響應,爭取成為咱們京城第一家公私合營的裁縫鋪。”李愛國微微坐直身體。
“第一家.”
陳雪茹有些心動了。
作為一個年輕人,她比老一輩更能敏銳地感受到時代的怒吼。
一旦成為第一家公私合營的裁縫鋪,那麼陳記裁縫鋪將多一道金字招牌。
“可是我爹和我哥哥他們有些不捨得。”陳雪茹嘆氣。
李愛國雙眼緊盯她的眼睛:“只要人還在,祖宗的基業隨時都能重建。”
經過短暫的相處,李愛國就敏銳的覺察到,現在的陳雪茹還是一個清純的小姑娘。
跟她的婚事成與不成,他都願意指點陳雪茹一二。
陳雪茹愣了片刻,遲疑點頭:“那,那我回去,好好勸勸我爹。”
此時已經將近傍晚。
公園裡的年輕男女陸陸續續離開。
陳雪茹想著回去跟陳方軒做晚飯,也提出要告辭。
臨走的時候,李愛國跑到公園的小商店裡,買了兩瓶北冰洋。
開啟一瓶,遞給了陳雪茹,問道:“怎麼樣,陳雪茹同志,咱們下個星期還能見面嗎?”
“這個……我不知道,我想要回家好好的思考一下。”陳雪茹接過北冰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