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周鐵虎,李愛國掃視一眼這個屋子。
原是四合院裡的廂房,隔成三間屋子,中間作為堂屋和廚房使用,東西兩邊各搭了兩鋪炕,炕上面鋪上席子,炕下面有炕洞子。
炕洞子大概一塊磚的長度,高度大概有五六塊磚厚。
每一盤炕要在炕頭和炕洞與窯獨的介面處分別做一個落灰坑,等到菸灰多了,刨起炕板子掏灰方便。
現在是春夏之交,火炕裡早已停用,落灰坑裡面的木柴灰沒有耙乾淨。
李愛國摸出那一百五十塊錢,捲成一團,包在舊報紙裡,塞進炕洞子裡,又拿木柴灰蓋嚴實。
等擱外面看不出一點痕跡,才把炕洞子蓋好,拍了拍手上的草灰,稍稍鬆口氣。
這錢是他將來的老婆本,自然得藏好。
.....
陽光透過玻璃上的破爛報紙,投射進來一條線,落在黑糊糊的牆壁上,形成明亮的斑點。
李愛國躺在床上,雙手抱頭,盯著斑點,陷入沉思。
考試成績的前三名,能直接開上車。
周鐵虎提供的訊息很關鍵。
鐵道學院每年有兩三百畢業生,能透過火車考試的,至少得有一百多人。
這年代,國內的火車頭大部分是解放前的老火車頭,或者是老大哥援助的蒸汽機火車。
也有少部分是由四方廠仿製密卡杜1型蒸汽機車,製造出來的解放型貨運蒸汽機車。
鐵路運營里程只有2.67萬公里,客運和貨運列車加在一塊,也只有不到一千輛。
大部分考到司機證的新手,需要當幾年司爐工,才能坐進司機樓裡。
蒸汽火車全靠燒煤。
將水轉化成蒸汽作為動力,要想火車跑得快,就要有人不斷添煤。
司爐工是一個又累又苦的活計。
一鏟子煤足有四五十斤,棉大氅被煤煙、煤渣薰染得黑黢黢的,油垢、煤渣讓衣服失去了本來顏色。
一個班下來腰痠背疼,除了牙是白的,全身都是黑乎乎的……
不但是累和苦,司爐工的工資和待遇,都遠遠不如火車司機。
拿到司機證,就能開上火車,是鐵道技術學院所有畢業生的願望。
只是全域性每年有兩三百人參加考試,要成為前三名,並不是簡單的事兒。
看來,還是得全靠自己的努力。
李愛國不是一個喜歡藉助外力的人,決定透過努力學習,取得最終的勝利。
他取出課本看了一會,揉了揉眉心,沉思片刻,目光著落在系統面板上。
蒸汽機駕駛:21。
廚藝:15。
...
技能點: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