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趙宗沔就這麼被王旁忽悠著,一邊想著坐擁銀山,家財萬貫;一邊作著爭奪大宋的春秋大夢,而他身邊的謀士幕府,都看出來他只信王旁,誰也不願意在多說這麼,
這麼一呆就是小一年,治平三年趙仲針被正式冊立為太子,更名趙頊,而皇上宋英宗為了兒子坐穩江山,決定剷除後患,召郡王趙宗沔進京,
郡王聽到這個訊息,即刻著急所有謀士幕府,韶州的武將守備,準備自立,他派出人去召集廣南兩路各州人馬,人派出去了,可過了半個月只零零星星的來了幾個州的武將和五千兵馬,
離著韶州最近的英州,連州等地,只是加強了戒備,絲毫不見動靜,
郡王府的議事廳裡,坐著準備自立為皇的郡王趙宗沔,他沉著臉問道:“因何這些人到此時還不來。”
廳內坐著十幾個人,為首的王旁想了想說道:“郡王,不如再等等。”
蔣有道站起身來:“郡王,不能再等了,您要自立的訊息已經傳了出去,如果朝廷派兵,恐怕不久就會兵臨城下。”
郡王一揮手:“怕什麼,我韶關自古便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稱,現在聯合各路已經一萬多人馬,只要銀兩一到,難道還怕招不到兵,只要守住韶州城,儘可切斷廣南和朝廷的聯絡,到時候咱們就佔據廣南爭奪天下。”
王旁心裡偷笑,一座孤城你美什麼,只怕南繼楓的部隊一到,你就是這座孤城都守不住,要不是現在議事廳中人多,我的侍衛又在外面候著,我就把你解決了,忍會吧,為了讓南繼楓爭取下來廣源,這個功勞還是留給他去立吧,
蔣有道狠狠的瞪了王旁一眼,心知這小子肯定搞了鬼,但又不敢說,郡王下令,韶州進入戒備狀態,城門大關,做好與朝廷作戰的準備,同時詔告天下自立漢東王,訊息傳到朝廷震驚朝野,趙曙氣壞了,自己這個弟弟不但不接旨,而且還鬧起事來,趙曙下令派招討領兵兩萬南下平息此事,太子趙頊願親自領命帶兵前往,滿朝文武都震驚了,太子小小年紀竟然有這樣的勇氣,無不豎起大指,
英宗雖然也記掛趙頊安危,但他深知一個沒有功業的皇上很難服眾,這也是給趙頊一個表現的機會,
趙頊領命南下,一路十分欣喜,打仗還有高興的嗎,他就很高興,一來他沒打過仗,二來他心裡知道有王旁和南繼楓在廣南接應,這仗肯定贏,結果大軍抵達韶州城下,連攻三日也沒拿下韶州城,兵丁損失了三四千,趙頊被震驚了,
這個深宅大院生長起來的太子,哪見過硝煙戰火,哪見過橫屍遍地,幾天下來,城下堆積士兵的屍體有半人多高,點數少了近一半的兵,趙頊在城外軍營很是焦急:又死人啦,,王兄,你在哪啊,,怎麼還不快來幫我,,
郡王在城中可是春風得意,不但如此,探馬來報,韶州以東的連州統帥帶兵三千來支援郡王,韶州以南的英州統帥帶兵三千來支援郡王;邕州統帥南繼楓帶一千精兵和十車銀兩送到韶州城南門之下,
王旁聽到這個訊息也是一笑,這三天趙頊的銳氣也挫的差不多了,不能讓這小子太得意,先給他來點驚嚇,現在該給他來點驚喜了,
韶州城,除了北面一線嚴防宋軍,東門,南門紛紛開啟,連州英州統帥以及南繼楓相繼來到了郡王府,長話短說,韶州守城兵卒連日守城乏累,王旁建議換成了連州和英州兵卒,
當晚郡王正在府上設宴為各位接風,忽聽城門外廝殺震耳,而且聲音越來越近,原來連州餘靜部隊已經開啟城門,放宋軍進了城,士兵連滾帶爬的跑進來報告,郡王大吃一驚,剛要發怒,卻發現身邊已經沒有自己人了,除了束手就擒別無他路,
“王旁,我待你不薄,你為什麼要陰我,,,我不會放過你的~,,。”當南繼楓的刀架在趙宗沔脖子上,趙宗沔無比憤怒喊道,
王旁卻是一笑:“你放過不放過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我王旁在,不會讓大宋毀在你們這些人手裡。”
一個多月後,王旁陪著凱旋而歸的太子趙頊回到了京城,這一走兩年多,南下尋到金銀礦,並與南繼楓結下共保廣源之盟,王旁知道離太子登基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後面的路會更難走,為了熙寧變法,王安石無數勁敵,王旁能否改變熙寧變法失敗的命運,改變大宋積貧積弱的局面,能與大遼,西夏,和即將撅起的完顏族一爭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