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自然更是滿心歡喜:“難道若無兄弟還有打算?”
王旁雄心壯志的說道,“我保證你擴縣城五里!”
這可不是小數字,擴縣城五里就意味這城牆四邊向外擴五里。程顥瞪大眼睛,轉瞬他笑到:“若無兄弟可是雄心不小。”
王旁一笑,心知程顥未必相信,這晉城之地四通八達,又是澤州,河東路與京西北路交接,有近黃河要道。他要一個一個村的吞併。
王旁也不在村裡住,他正琢磨現在唐家村到縣城騎馬也就一二十分鐘,走路走的快些四五十分鐘也到了,他頭腦中有更大的規劃。
程顥又約王旁見先生一事,王旁才想起來此事擱置甚久,忙約程顥明日請先生邸店中一見。
王旁所住邸店是縣城規格最高的了,環境設施都很不錯,王旁約在那裡自然是要宴請二人。
程顥回參觀過了唐家村,即回縣城忙自己的事,王旁見這邊人手安置的已經差不多,各自有分工,又發出告示,有另各環節提高質量效率的建議者凡採納獎勵紋銀五兩。同時各個環節工序表現優秀者皆有提升機會。
王旁這麼做當然是為了激勵,比如做煤餅的工序,怎麼讓它再自動化了,用木結構簡單機械化,都需要有人去想,否則手工一個一個的做要慢很多。而且選拔人才也很重要,以後要用的人多了,這也是一個辦法。
他叫來餘大年殷世傑,先問殷世傑,現在支出和剩餘銀兩還有多少,殷世傑報道,支出紋銀八百兩。現在每個月固定開支就得五六百兩。進賬嘛倒是沒有。
王旁算算基本皇上賞賜用的差不多了,他倒是不著急,回趟京城就都有了。又問餘大年,第一批押送京城的明煤和煤餅準備的怎麼樣了?
餘大年說道:“備了五架牛車,每車三四百近,兩條漕運的船。每船能裝二千斤”
王旁知這船才是用漕船改造,大體沒變化只是加固,自己也是一直沒時間,見準備好了,便同餘大年殷世傑二人親自去看看。
到岸邊見自己碼頭幾經搭好,還不知道誰有心,做了個晉香府的小旗子,插在碼頭之上,王旁笑笑又看那船:船底長五丈二,寬九尺五,所用的木板厚達二村,木材均大根的楠木,船頭長九尺五寸,底寬六尺;船尾長九尺五村,底闊五尺;
船頭頂部大橫木有八尺長,船尾相應的橫木是七尺,全船橫貫船神的大木,有十四根,接近船頭的龍口梁長一丈,到船底的距離是四尺;
樹立中桅長一丈四,桅上飄著旗子,迎風招展,上繡晉香府三個打字;看著就是那麼氣派。登上船來看,船樓兩旁的通道寬有七尺六寸。
王旁心情舒暢,這可是自己的大船,完全是漕運糧船標準,王旁誇獎餘大年說道:“這船備的可是很快,餘大年做的可是出色。”
餘大年卻面帶難色說道:“船是到了,還沒給人船錢,本來我們年前就向周家船塢定了一艘,沒想到這麼快就送來,還送過來兩艘,並說公子不差錢,言說要公子親自去拜謝。”
王旁也自是沒有想到這船這麼快就送來,而且他知道製造一隻好的楠木漕船的“底船”料銀為一百二十兩。其棧板和船上其他物件的價格,可比照底船料銀,那麼加一倍就應該是一千五百六十兩。暫時他哪去弄那麼多銀兩,而且一送就是兩艘。
這可見這周家船塢的主人,家底有多有殷實,剛剛還只說是造價,若是加幾成利賣給王旁一艘船就得二千兩。
周家船塢此舉倒是讓王旁莫名其妙。餘大年一指上游,不遠處可見一支流,但是有山嶺看不到支流的後面。
“那後面就是周家船塢,公子要不要親自去看看?”
當然要去,既然船送來了,吐血也不能讓人看扁了,王旁對餘大年說道:“你去通知,我後天親自登門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