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了就知道了,其他的我們下來再說。”褚建華看著張陳大山的樣子彷彿看到了自己之前的樣子,也不多說。
事實勝於雄辯。
“我們快去排隊吧,晚了吃不到了。”褚建華說著就招呼張陳大山幾步走到了隊伍裡。
這時張陳大山才注意到這裡站著的許許多多的人都是在排隊的,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排這麼多的人。
“怎麼這麼多人?”張陳大山道。
“今天過節人自然就多了。”褚建華不以為意道。
他是習慣了小店這裡只要是飯點人就格外得多,即使今天是過節,人數翻倍,能夠排上隊吃飯的也就是那麼些人,除了手快有手慢沒有的,其他的倒是沒有區別。
身為圓規,不可能說節假日就增加一些位置,這樣不說忙不忙得過來,更是一點也不符合他未來廚神的身份。
張陳大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裡多了一點點期待,人都有從眾心理的,看到這麼多人都在排隊,人下意識地就會對於正在等待的東西多了一些期待。
因為是難得的雙節一起過,食客們比平日來得更加早一點,就是排隊的時間都提前了一些,這些都是約定成俗的了,因此即使張陳大山來得時間比較早,褚建華和他排隊的時候也已經不早了,直接排到了隊伍的後半段了。
相對於那些沒有排上隊的食客來說那就是幸運多了。
很多人吃不上廚神小店袁州做的菜,那麼首當其衝生意好的自然就是喝湯喝得腦滿腸肥的李立了。
西餐廳那人是真的多,比起平時至少要多一倍。
排隊的時間過得很慢,但是張陳大山與褚建華許久沒見了,話題自然特別多,因此聊著除了覺得站著比較累以外,其他的都沒有怎麼察覺就到了該他們進去的時候了。
進去以後,也是運氣好,恰好空出來的是兩人桌的位置,於是就坐在了那裡。
蘇若燕看到褚建華就知道他是定了宴席的食客,因此並沒有過來點餐,而是守在廚房那裡,等到袁州出來就跟他說預定土八碗的人到了。
跟烏海訂的類似有些養生的段氏八大碗不一樣,土八碗在白族重大節日或者重大事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張陳大山很熟悉。
褚建華雖然不熟悉但是他聽張陳大山說過,因此特意來這裡吃白族最正宗的土八碗的。
自從有了袁州以後,足不出蓉城就可以在小店這裡吃到各個菜系地道的美食了,真是實在是一件讓吃貨們欣喜若狂的事情。
而褚建華今天就是為了顯擺的,因此事先並沒有告訴張陳大山今天請他吃的是土八碗。
不過等到第一道菜乾香拼盤上來以後張陳大山也知道這個是什麼菜了,因為真的是太熟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