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袁州剛想說,選拔的事急不來,慢慢辦就行,但杜雲東他們立刻就表了態,也不好多說什麼。
擺事實講道理袁州這邊一鬆口肯定是馬上得辦起來的,這可是湘菜的頭等大事,不急才怪。
來前孟廣平三人組知道以袁州的為人以及處事風格,想來這事沒多大問題,但沒有落到實處,也不可能完全放心。
現在終於可以把心放回肚子裡了。
接下來的時間,得知袁州並沒有什麼事情以後,幾個人就著嫋嫋的茶香開始了湘菜交流。
剛開始時,小於還能聽得津津有味,雖有聽沒有懂,但不妨礙他聽熱鬧,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四人的交流已不侷限於菜品,反而是改良的事。
“我和很多廚藝前輩聊過,其實所有廚藝上的變化,都是食客需求的變化,比如黔省缺鹽,黔菜酸味當鹽,而現今不缺後,黔菜就開始往多元發展,酸為輔。”袁州總結。
甭說小於了,到後來連孟廣平三人組都只有聽的份,因為袁州並不是光說一道湘菜,而是更深入的說起湘省的歷史,然後以及現在改良的一些問題。
小於就只剩下‘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幹什麼’的三連問了。
幾個人一說起來就沒有完了,話題永遠不缺,這個聊完了聊下一個,氣氛十分熱烈。
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直到二樓小酒館的聲音逐漸變大,有人走下來的時候,幾個人才算是回了神了。
孟廣平幾個這才意猶未盡的住了嘴,眼睛亮晶晶的,根本沒有已經說了好幾個小時的疲憊感,反而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
“不好意思,今天耽誤袁主廚這麼長時間,今天能夠跟袁主廚交流我收穫不小,謝謝。”孟廣平誠摯道謝。
不光是他就是杜雲東和丁洋都收穫相當大,尤其是到了如今他們還堅持在灶臺前忙碌,可見對於廚藝的喜愛了,因此更是受益匪淺。
“孟會長客氣了,我也收穫很多,以後有機會我們可以再一起交流,互相進步。”袁州道。
“哈哈哈一定,一定。”
孟廣平三人見時間不早不好多留,只能告辭離開,第一次生出了自己怎麼不是蓉城人的感慨,這樣就可以長久住在蓉城了。
“本來還想……”丁洋欲言又止。
杜雲東也點頭:“我也想。”
孟廣平打斷兩人的話:“別想了,袁亞峰,不是誇張的稱呼。”
三人打啞謎,其實具體來說,三人都不約而同地點了自己的拿手菜,大概是想湘菜整體廚藝就不比了,甘拜下風,但拿手菜應該還有一拼之力,所以……
慘烈的情況也就不用過多回憶了,但是他們能夠走到今天也是有實力的,因此確實從袁州的菜裡得了一些啟發,這倒是真的。
回到廚神小店,送走孟廣平幾個人以及酒客以後,袁州照例站在窗邊目送毛野坐上最後一班車離開才開始幹自己的事。
組庵湘菜也是湘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組庵湘菜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很多菜都是十分名貴的鮑參翅肚,因此都需要提前一天或者幾天泡發才可以。
當然本來系統是可以提供剛剛泡發好的這些幹活海貨的,但是袁州覺得自己泡發更容易掌握食材的變化,以及根據天氣溫度那些進行調整,這樣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