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吸引力啊,更別提炸過的糖餃子,帶著油脂和麵粉的香氣,還有炸過的特有的酥香,簡直要人老命了。
曾宴是地地道道的湘省人,年紀也不大,才三十歲,但已經被社會摸爬滾打多年,別看他一百多斤,其實他不胖,主要是被社會毒打的浮腫。
此次來蓉城曾宴是跟著一個劇組過來的,大約需要在這裡駐紮一年,可見時間很長了。
曾宴是個無辣不歡的,這次來蓉城倒是不像以前在其他的地方一樣會有不習慣的地方,川省也吃辣,麻辣也是辣。
但現在的曾宴雖說在劇組呆了很久了,但不過是個跟組演員,按理是不會來廚神小店吃飯的,對他來說價效比真不高。
不過曾宴是個吃貨,他平生最大的愛好,除了演戲就是吃,午餐和晚餐是不要肖想了,但花個百多塊來吃個早餐還是可以的,因此特意來享受一把的。
誰知道運氣就這麼好,撞上了第一次湘菜早餐供應,曾宴雖然不知道是第一次,但是不妨礙他對於這份早餐獨有的感情。
“感覺跟家裡樓下的那家粉店的味道相似,真是好聞。”曾宴再次吸了一口香氣就打算開吃了。
當然曾宴說是跟家裡樓下的那家粉店相似絕對是最高的讚美了,因為在星城人眼裡,最好吃的那家粉絕對是自家小區樓下的那家,沒說的。
“刺啦,刺啦”
攪動了兩圈白粒丸,感覺應該是攪勻了以後,曾宴連湯帶水的舀起一顆就放進嘴裡。
湯汁先接觸口腔,鮮辣鹹香的滋味在舌尖炸開,然後是本來清淡無味只有淡淡米香甜味的丸子,輕輕一咬,軟糯的口感,加上鮮辣的湯汁與之結合起來,這是鮮明和清淡的對決與融合。
“好吃,又糯又辣,真是好吃,袁老闆果然名不虛傳。”曾宴吃的搖頭晃腦的。
自從出了湘省以後,曾宴就沒有吃過這麼地道的湘省味道了,真是驚豔極了。
別看湯現在已經被那些袁州製作的地道醬菜給染成了茶色,但是是骨頭熬成的濃湯,自然十分鮮香,喝上一口初初是辣意滿口,慢慢的鮮香的滋味迸發出來,讓人難以忘懷,就是店裡其他的不是湘省人的食客都被征服了。
一勺子下去就是精準的一個,然後塞進嘴裡,然後再繼續,週而復始,動作很和諧。
曾宴吃起來的速度是最快的,很快一碗白粒丸連湯帶料的就全部進了肚子,意猶未盡地摸了摸肚子,將注意力轉移到了糖餃子身上。
此刻糖餃子還是冒著一點熱氣的,曾宴伸筷子過去夾住一隻手掌長短的餃子。
筷子夾到的時候隱隱約約還能聽到相互碰撞的咔擦聲,顯然是表皮炸得非常酥脆的。
說是糖餃子其實跟餃子的關係不大,既不是用餃子皮做的也沒有餡料,硬要說形象的話就特別像北方人吃的麻花,就是類似麻花的扭股的造型,當然並沒有那麼大。
袁州做的巴掌長短已經算是大的了。
“咔擦”
咬上一口,帶著白色糖粒的餃子就缺了一個角,表皮炸得酥脆,配合甜甜的糖粒,顯得又酥又甜。
別看表皮很是酥脆,但是裡面卻很是軟糯,整體感覺起來酥脆軟糯,甜甜蜜蜜的,剛剛經過白粒丸辣味十足的洗禮,現在立馬來上兩個甜蜜的糖餃子,那不是一般的巴適。
一時之間,店裡就剩下一些咔擦聲了,都是在吃糖餃子發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