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銀白色的小鋁鍋裝的,說是小其實也不小了,起碼三人份是足足的,裡面花花綠綠的有很多東西,比較常見的就是藕片,土豆片之類的,綠色的就是蔥花,芹菜等等,還有沾了醬油和辣椒變得深色的蝦仁,和已經不再白嫩的雞肉片,以及豆腐和一些其他的材料。
在川渝,外面的飯館幾乎都能看見這道菜,但也沒多少人知道,麻辣香鍋實際是屬於少數民族的菜。
起源於縉雲山的土族,是土族家常菜,菜式隨心搭配,除了二荊條辣椒外,沒有固定的格式,一般都是將自己喜歡吃的菜放在一起。
袁州做的麻辣香鍋是比較普遍的,這邊呂方已經開始埋頭吃上了,麻辣香鍋並不是太辣,主要是味道香。
不斷地往嘴裡塞,呂方已經停不下來了。
石軒忍不住吞了口水,感覺時間過了很久,其實不過間隔也就四分鐘左右,石軒的菜就上來了。
也是一個鍋,但這個鍋不是鋁製而是銅質的,黃澄澄的顏色,泛著些古銅的色澤,看起來就很好看,更別說裡面白瑩瑩冒著大量熱氣的飯了。
晉州拌飯跟其他的拌飯還有個顯著的不同,湯汁是不澆在飯裡的,而是直接喝。
一起端來的還有二兩的大碗裡面蛤子湯,有些微奶白的色澤,散發出海鮮獨有的氣息,很是好聞。
其餘配的菜和肉都是石軒熟悉的菜色,包括青脯涼粉,生肉片還有芹菜,菠菜,小南瓜等等。
為了配合拌飯,不管是什麼配菜,片都是十分輕薄,就算是切段的,都是一寸長短,很合適的大小。
“正宗!專業!這種店不火,還有什麼店會火?”還沒吃,只是樣子就征服了石軒。
石軒手腳快速地將各種菜倒進滾燙的米飯裡,然後快速地用筷子攪拌起來,等到拌勻以後,加上點睛之筆,麥芽辣醬,就完美了。
深吸一口氣,一股帶著辣醬醇香的味道被吸進了胃裡,感覺之前吃的一碗麵根本像是沒吃一樣,好餓。
拿起勺子舀上一勺放進嘴裡,混合著辣椒的米香在舌尖炸開,隱秘的帶著股甜,一咬脆生生的菜就被咬斷,滑嫩的肉片裹著米飯,豐腴的肉汁浸潤米飯,本來稍微有點偏硬的米飯變得圓潤飽滿,口感層次豐富,相當好吃。
“越吃越餓啊。”石軒胃口大開。
已經焯過水斷生的蔬菜帶著特有的清香,被米飯的熱氣一激剛剛好到入口的最佳程度,很是鮮甜。
“以前我吃拌飯都不吃菠菜的。”石軒是個挑食的,蔬菜不好吃一般都不吃的。
現在面對拌飯裡面的蔬菜,不光是拌著飯一起吃,還挑出來單獨吃,一點也看不出平常嫌棄的樣子。
風捲殘雲般的幾分鐘就將拌飯掃進了嘴裡,速度之快,都快趕上食堂搶飯了。
“啥時候能夠跟師傅一樣,實現吃飯自由,那就是人生贏家了。”
呂方不怕燙,麻辣香鍋已經全部下肚,就是那些紅紅綠綠的辣椒都吃完了,打了一個滿足的嗝,十分爽快。
兩人吃完肚子脹鼓鼓,石軒和呂方很慶幸來時吃了一碗麵,然後廚神小店有吃不完拉黑名單的規矩,否則錢包還真得再瘦瘦。
晚餐結束後,袁州繼續自己的冷啖杯計劃。
也是在鄭嫻、陳維、老盧等一系列酒友不停的鼓動下,袁州才有這個打算。
冷啖杯屬於川菜,準確的說屬於蓉派川菜,它還有個名字叫冷淡杯……當然這是因為蓉城招牌一向錯字挺多,冷淡杯是純屬錯誤寫法。
說白了,冷啖杯在重慶叫也夜啤酒,主要就是在夏天,喝啤酒的下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