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科技文明的探測器都沒有問題,他一個宇宙個體生命還能出事情?
就這麼想著呢,景就一頭扎進了一個四星系統中。
景停止了自己動力器官的輸出,落入恆星系統中仔細感受。
生物計算機按照程式記錄著景感受到的一切變化,同時整個計算機叢集開始對恆星結構進行分析,試圖從中找到宇宙的解題方式。
景穿梭於一個又一個恆星系之間。
統一場論沒完成。
自身的引力場倒是強壯了不少。
雖說還比不上磁力場,但至少沒有那麼隱形了。
景在這期間嘗試著透過分析自身力場,希望能夠得到電磁與引力的統一。
成功的可能性其實非常大,畢竟宇宙個體生命力場中,磁力場與引力場的結合是非常完美的。
或許還真的有可能從中找出電磁與引力的統一。
只是景總感覺自己抓不住那一點點靈感。
每次的推論都是那麼的信心滿滿,但到最後總是會出現些許偏差,結論無法合乎邏輯。
景有些無奈。
他已經在恆星育室中飄蕩很久了。
本以為恆星育室中應該會有很多文明或是個體生命的蹤跡,但事實上除了安特文明之外,他就沒有遇到過別的了。
也許是整片星雲的範圍過於龐大,而且大夥兒都在隱藏自己的蹤跡,所以景才無法發現他們。
其實不發現才是最好的。
景的正面作戰能力可是非常薄弱的。
不過這段時間裡,景對於暗物質炸彈的用法倒是熟練的不少。
要是遇到尚未掌握暗物質的科技文明或是個體生命,景倒也能出手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驚喜。
畢竟暗物質炸彈爆發的速度可比反物質快多了。
而且相比於反物質的提取困難,暗物質在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後,簡直是無處不在。
景想怎麼炸都無所謂。
就是有一點需要當心。
他還是得在暗地裡丟炸彈,正面作戰不可取。
景原本以為自己就會這樣一直在恆星育室中呆到自己解開統一場論的面紗,但突然出現的反物質天體打斷了他的步伐。
是的,一個反物質天體。
直徑400米,在雙星系統中圍繞兩個恆星運動的反物質天體。
雖然兩個恆星並不同,但是那反物質天體,確實與景曾經捕獲的那個一模一樣。
就連外面那層“保護膜”,都與景一開始獲得的物質隔離液結構相同。
“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巧合?這些反物質天體都是同一個宇宙個體生命留下的嗎?他為什麼要留下這些反物質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