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們兵馬很多,但錦城卻又十分的堅固,想要攻下錦城,只能從內部入手。“如今的漢國,其實已經不成樣子了,小皇帝不管事,一應事物都是呂雉這個賤女人把持著,可朝中的官員對呂雉又十分的忌憚和不喜,他們都是有矛盾的,如果能夠利用一下這些的話,攻城倒有希望,但具體如何利用,卻還不好說。”
韓信算是給出了一條路,這條路是可行的,但同時,這條路上又有障礙,想要滅掉錦城,就必須破除這些障礙才行。
大家聽完韓信的話後,都覺得很有道理,因此也就沒有多說什麼,算是同意了。
這樣,在黃城休息了幾天之後,唐軍便直接向錦城方向進發。
與此同時,宋國這邊,正在兩相作戰。
而他們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明國這邊。
明國幾番攻城,折損嚴重,但是卻絲毫攻不下宋國的城池。
領兵之人,是明國大將常遇春。
他看著堅固的城池,看著自己折損嚴重的兵馬,忍不住就罵了一句。
“他奶奶的,宋國都把兵馬集中到我們這裡來了嗎,怎麼這城池這麼難攻打,裡面的人好像耗不盡似的。”
常遇春嘴裡罵著,心裡隱隱就有點不安起來,如今他們明國,也是兩面作戰啊,這邊折損,那邊也折損,如此,就算能夠沒掉宋國,他們的損失也是十分嚴重的吧?
這種情況,並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很快,常遇春就把情況給明皇朱樟傳了過去。
而就在朱樟接到常遇春奏摺的時候,他同時也接到了與唐國作戰的一些情況。
唐國並沒能擊敗他們,但唐國的兵馬十分迅猛,殺了他們不少的將士,情況跟常遇春這邊的差不讀。
這才沒打多久,他們明國就已經摺損了好幾萬兵馬,要是再繼續這樣打下去,這一仗下來,他們非得折損十幾萬兵馬不可。
情況對他們來說有點不妙。
朱樟在大殿上望著群臣,問道:“諸位愛卿,現如今我明國,應該如何做才行?”朱樟詢問,群臣相互張望,緊接著,就有人站了出來:“聖上,很顯然,宋國把主要兵力集結在了我們這裡,準備把我們明國給耗死啊,如果我們繼續這樣打下去的話,宋國被滅了,我們明國差不多也好不到那去,那個時候,就只有唐國和周國兩個大國了,這種情況,我們承受不起啊。”
“是啊,宋國這一招實在是太過奸詐,聖上,當務之急,還是應該儘快撤兵才行,不然我明國會成為這一戰的陪葬品。”
“沒錯,沒錯,還請聖上撤兵。”
“…………”
朝中不少大臣都提議撤兵,畢竟再這樣打下去,他們只不過是為周國做了嫁衣裳而已,本來,唐國不出戰,他們可以快速的滅掉宋國,如此對他們的影響還不大,對他們明國來說是有利的。
但現在戰事一直沒有起色,再這樣繼續打下去的話,恐怕就有點不妙了,不如抽兵的好,這樣他們明國,還是大國。朱樟思慮片刻,而後說道:“傳令下去,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