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南門大街的繁華也沒有讓歐陽曙失望,一路行過來,不僅茶館商戶多不勝數,路邊的小商小販,走江湖賣藝的雜藝之士,還有僧廟道觀,多不勝數。各種吆喝叫賣之聲交匯在一起,變成了一種十分嘈雜的聲音流,這樣也讓這麼多年清淨慣了的歐陽曙感到新奇不已。
卻說歐陽曙徑直往前走去,忽然抬頭看見前面一座寺廟,匾額上寫著大相國寺四個字,不由心下大動,信步走了進去。
這大相國寺對於歐陽曙來說,簡直是如雷貫耳了。不說它的起源神秘,就說從這裡走出來的大唐高僧玄奘法師,還有將要進入這裡的大宋低僧花和尚魯智深,那對他來說,都是偶像一級的人物啊。
更何況,這大相國寺的相國霜鍾還是大名鼎鼎的汴京八景之一,那自然是不乏看頭的。
歐陽曙正在行步之間,忽然身子不知被誰撞了一下,腳下一個踉蹌,他到底練過一些武功,身子雖然歪向了一邊,卻仍舊沒有摔倒。歐陽曙穩住身形,正要呵斥,就見撞到自己的那人站立不穩,竟爾啪的一下,直直地摔在地上。
歐陽曙見他摔得狼狽,心中的懣怒一掃而空,便不為己甚地伸出手來,想要把那人拉起來。那人卻毫不領情,抬起頭來,掃了一趟一眼。忽然眉頭一皺,一把推開歐陽曙的手,冷哼一聲,自行爬起身來,一邊拍打著身上的灰塵,一邊頭也不回地向前走去。
歐陽曙見這人年紀約莫在二十歲上下,一身合體的青色儒服,麵皮***,臉型端正,樣貌看起來也還頗為不錯,不想卻這樣無禮,明明是他從後面撞到自己摔倒了,自己伸手去扶他,他反而慍慍而去,倒像是自己從後面撞倒了他一般,心下不由怫然不悅。
正在此時,忽聽後面一個聲音道:這位兄臺,你不必生氣趙三這廝就是這個樣子,雖然沒有大惡,但行事說話著實讓人厭惡!
歐陽曙回頭一看就看見了此生到現在為止見到的最為漂亮的一個男子。
這男子大約十七八歲的樣子,頭戴一頂黑紗的唐巾,身上穿著一領青羅儒袍,淺綠色的汗巾上綴著兩個碧玉環兒。眉清目秀,面如冠玉,膚若凝脂。端的是俊秀無比。若不是他喉嚨口那個若有若無的喉結,歐陽曙一定以為他是一個橋女郎裝扮而成的。
這位兄臺認識他?歐陽曙奇怪地問道。
雖然是大冷天,這美男***無比的手上卻拿著一把紙扇,他手上一邊無比嫻熟地翻轉著這把沒有開啟的紙扇,一邊說道:兄臺連他都不認識嗎?難道是外地進京來趕考的?
歐陽曙點點頭說道:兄臺真是一猜就中。
那美男恍然大悟,點點頭道:那就怪不得了。那兄臺又是從何處得知這次的楚雲之會的呢?
歐陽曙奇道:什麼楚雲之會?在下並不知道啊!
那美男臉上的神色凝了一下,忽然仰頭忘情大笑起來,半晌,等他笑過之後,才說道:那可真是太巧了,想不到世上還有這般巧的事情。那不必說了,兄臺既然來了,那就隨小弟走一趟,去看一看吧!
歐陽曙惑然道:可是在下連這楚雲之會是什麼物事都不知道,又能陪兄臺去做什麼?
那美男毫不在意地笑笑,拉了歐陽曙一把,說道:兄臺儘管隨我去就是,至於其他的,咱們到了地方自然知道。總之,今天你適逢其會,參加一下對你來說只可能有好處,絕不會有壞處的。
歐陽曙被他玉手一拉,心下不由起了一陣疙瘩,暗道這小子別是兔兒爺吧。想起這個可能,他連忙向旁邊退了一步,離得他遠了一些。
那美男卻並沒有看出歐陽曙神色上的變化,一邊領著歐陽曙向前走去,一邊說道:小弟範宏德,行一,在太學讀書,嘿嘿,是一個不成器的內捨生。不知道兄臺如何稱呼?李大壯臉色頓時劇變:你,你敢莫是想謀反?
那親兵淡淡地笑了笑,道:謀反?你這個詞用得太過嚴重了。自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孤王大事若成,自己便是那個製造規則之人。誰人謀反,誰人又是匡扶社稷,還不是由孤王一言而決?
說著,他便輕輕掀去自己頭上的軍帽,往地上一扔,這才現出他的真面目。他,便是燕王趙俁。
李大壯心底涼,便有些說不上話來了。他隱隱感覺到,趙俁將要做出什麼事來。這臺可怕了,他簡直要窒息。
大王,你,你不是說,只是
趙俁鼻子裡出一聲不留情面的冷哂,眼中的輕蔑之意簡直掩飾都掩飾不住:李大壯,李太尉。要不怎麼說你們這些魯夫有頭無腦,蠢如鹿系呢,連這種話,你都能輕易相信,你還有什麼不會相信的。你想兩邊討好,兩邊當忠臣,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原來,李大壯自從上次因為剿滅明教之人不力,一直鬱郁不得志。偏生這時候沐雲代表燕王趙俁來找他,說是懷疑皇后生子的過程,擔心生下一個女嬰會被掉包,為此特請李大壯幫忙一下。
李大壯哪裡知道自己面前的便是他最為痛恨的明教教主,他有些心動。若是能腳踏兩隻船,趁機巴結上燕王趙俁,倒也不失為一件很好的事情。畢竟,燕王也有一半的機會成為天子,誰不想左右逢源。
而且,沐雲提出的辦法也十分的簡單,對他本人並不形成太大的損害,甚至可能為他帶來一場意想不到的大富貴。那就是,皇后生產之日,便以保護皇宮安全為藉口,封鎖宮門,然後領著燕王前去保護泰寧宮,以這個名義監視生產的過程。若是皇后作弊,自然有理由出手將她擒住;如果皇后產女,燕王登極,自然少不了他的好處;若是皇后產子,燕王失去了競逐皇位的機會,皇后卻會對他這個主動護衛宮廷,而且行事周密的大將刮目相看,以後自是前程無量了。
李大壯本來膽子是很小的,但最近一段時間,他的袍澤們不是對他冷眼相向,就是冷嘲熱諷,原本走得近的,也漸漸疏遠,就連他的手下,也漸漸變得不甚聽話起來,就算那些聽話的,眼裡的輕蔑之色,這一點他能輕易感受到。
這些都在推動著李大壯,牽引著他下定決心,做出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來改變大家的態度。而沐雲所說的這件事,其實算不上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在素來謹小慎微的李大壯看來,卻足夠了。於是,他只是略略沉吟,便答應了。
這以後的幾天,趙俁便扮作他的親兵,隨他出入宮闈,等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