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挺之望也不望向許將,而是向趙煦道:陛下,臣聽說,前天晚上,新科舉人歐陽曙曾經去許將的府上拜會,似乎和許將生了一些齟齬。臣以為,許將有可能因此而挾私報復,在詮選之事上對歐陽曙不利,請陛下明斷。
雖然他知道歐陽曙和他的兒子趙明誠不對,但此時為了攻擊政敵,那點小恩怨,他是不會計較的。
許將怒道:趙挺之,你不要血口噴人。轉向趙煦道:陛下,臣和歐陽曙之間確實話不投機,不過,若是要對他實施報復,又豈會願意讓他留任京官?望陛下明見。
趙煦正要說話,趙挺之已經搶先說道:這便是你許將的聰明狡詐之處了。明裡示之以恩,暗地裡卻命令本部嚴查他的考績。你許將不是吏部尚書嗎?這樣的事情對你來說,正是公私兩便,不是嗎?
群臣看見這兩位大佬吵起來了,大多都是好笑不已。反正事不關己,也正好懷著輕鬆的心情看看熱鬧。所以,並沒有一個人出來做和事佬。倒是剛剛被破格擢升,本該興奮的沐雲有些憐憫地望了一眼前面的趙挺之,暗暗地搖了搖頭。
許將從容地說道:趙挺之,你只憑臆測,沒有真憑實據就對我這樣一個朝廷重臣大加汙衊,這恐怕有失為官體統吧!再說,你方才那番話,送給你自己倒是更合適一些。
轉向趙煦,忽然跪下道:陛下,趙挺之之子趙明誠和新科探花歐陽曙之間有齟齬,乃是盡人皆知的事情,他如此攻訐老臣,恐怕目的不在老臣,而在歐陽曙身上。請陛下為微臣做主!
大家一聽,確實是那麼回事。本來,歐陽曙掌扇趙明誠的事情,最近因為他身上出現了更多更大的八卦,倒是給掩蓋了下去。不經提醒,大家一時之間還差點忘了,被許將這麼一說,臉上紛紛露出恍然的表情。
趙挺之雖然沒有看見大家的表情,但卻很明顯地感受到了這一點。他連忙怒道:許將,你休要血口噴人
好了!趙煦有些不耐煩地打斷道:都是朕的股肱大臣,你看看你們一個個的,成何體統!
趙挺之被趙煦這一罵,頓時清醒了過來,心下暗道:我這是怎麼了?我今天這說的都是什麼話啊?就算是一個剛剛列入朝班的年輕人,也不該這樣唉,這一次,算是栽了!
想到這裡,他額頭泛起幾滴冷汗。他連忙跪下來,伏地請罪。
趙煦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罷了,許愛卿,你倒是說說,如今的京官之中,有什麼樣的職位可以安排這二人呢?
許將想了想,道:臣倒是有一個想法,請陛下參詳!
當天夜裡,天色雖然已經很晚了,但端王府的書房裡依舊是燈火通明。一大群的侍衛守候在書房大門之外幾十步之外。這樣,他們自己固然是聽不見書房裡的兩個人正在說什麼,別人就更加無法得知了。他們得到的命令十分的堅決:不論是誰要進來,都要攔住,就算是王妃,也要攔住。
大家都很想知道這神秘的客人究竟是誰,但他們也只能是在心裡想想而已,從大王的重視程度來看,這人絕對不簡單。在王府做事,你永遠都會現這裡面有很多的秘密,而且對這些秘密,你也難免好奇,但不知道卻比知道安全得多。
這個神秘的客人自然就是沐雲了。他雖然和趙佶是合作關係,但他卻從來沒有在趙佶自己以外的其他任何端王府的人面前暴露過自己的身份。而今天,他親眼目睹了童貫透過抵賴,就那麼容易地矇混過關之後,就更加堅定了這個決心。在趙佶真正登位為君之前,童貫絕不願意讓人知道他和趙佶之間的關係。
趙佶雖然也是理解沐雲的謹慎小心的,但在心裡卻仍是有些難以接受。今天白天,有太多的人投了拜帖想要見他,其中有些人官職甚至不在沐雲之下,這些人尚且大大方方地走正門拜會,沐雲走後門也就罷了,還這樣神神秘秘的,趙佶對此豈能高興。
不過,不高興歸不高興,趙佶卻是知道沐雲的底細,明白他的實力的。事實上,沐雲最開始聯絡上他的時候,就沒有隱瞞過自己的明教背景。非但沒有隱瞞,反而以此作為談判的籌碼。以明教這麼多年以來做下的這種種事情,趙佶就完全有理由相信明教能夠成為他承繼大統的一個極大的助力。
至於明教在民間的口碑,還有如今朝廷內大家對它的態度,趙佶就沒有必要考慮了。為了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一意孤行一把根本不算什麼。他甚至拿出那句名言來自我安慰;論至德者不合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他覺得,一個人受點非議,獨斷專行一些,未必是什麼壞事,為了成就承蹕這個大功,一時之間被人誤解甚至詬病一下,根本不算什麼。
出於這樣的考慮,趙佶根本未加考慮,就答應了沐雲關於繼位後封明教為國教的要求。雙方開始這個合作,時間已經頗為不短了。
趙佶雖然對沐雲有所不滿,但臉色上絲毫沒有露出一絲這樣的神態。他的臉上盡是笑意,這笑意甚至還這這點卑謙:天雨今天來找孤,不知又有何事啊?
沐雲也在笑,他的笑也十分的卑謙:今天朝堂上生的事情,殿下應該知道了吧?
趙佶也不隱瞞,點了點頭,道:想不到十三弟居然會這樣栽在一個閹官的手裡,想來真是令人喟然撫掌嘆息啊!
他口中雖說嘆息,但臉上卻一絲嘆息的意思都沒有,反而是生出了一絲笑意,眉毛揚起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縫了。
沐雲也跟著附和道:殿下之言,真是振聾聵啊!不過,簡王如今算是倒了,殿下您的大業卻還要繼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此乃千古不變之理,還望殿下汲取教訓,莫要重蹈覆轍才好!
趙佶臉色頓時便沉了下來。不可否認的,沐雲此言乃是一句忠言,但大抵所有的忠言都會顯得逆耳。趙佶在興頭之上,沐雲卻送上這樣一句有些晦氣的話,他不悅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趙佶此時正用得著沐雲,自然不會因為沐雲一句不甚中聽的話就大雷霆。相反的,他還不得不做出一副禮賢下士,從善如流的樣子,道:天雨所言,真是字字珠璣啊,孤王承教了!那麼,你認為咱們為今之計,應當怎麼辦呢?
沐雲肅然道:殿下,下官以為,這第一,您還是應該要分清誰奸誰忠,那忠心的,和假情假意前來相投或者因為主子倒臺不得不改換門庭前來相投的,殿下還是不要接受的好!下官聽說,今天忽然有不少的人來殿下的府上遞送拜帖,想要見上殿下一面。下官覺得殿下如今已經沒有必要見他們了。以殿下如今的身份、地位,加上有原先的那麼多大臣相助,坐上那張椅子應該已經不是難事了,又何必找更多人來分享從龍之功,引起殿下嫡系的追隨者不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