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企業的總裁,常常會面臨沒有接班人的窘境,以至於要一直幹到自己老死,根本沒法退休。
因為沒有合適的接班人,他一退休,這公司也就散架了。
於是,很多大企業的總裁就會有意識地培養接班人,只要接班人能夠守成,那麼大企業憑藉著之前的好底子和市場優勢地位,也能活得不錯。
能不能培養出優秀的接班人,顯然也是大企業總裁是否優秀的一項重要評價標準。
但僅僅做到這樣,顯然還是不夠的。
裴總就完全不滿足於此,而是又更高了一層。
只培養一個或者幾個接班人的話,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有些接班人,可能剛開始看著不錯,但後來越來越不行,這種不行可能是能力上的,也可能是態度上的,要麼是能力滑坡了,要麼是思想變質了。
而即使運氣不錯,培養的接班人成功接班了,那再之後呢?
接班人再培養接班人,還能不能再有這麼好的運氣?
就像古代的封建國家,皇帝生了個兒子很賢明,這當然是大好事,但你能保證以後的每一任皇帝生的太子都很賢明?
這樣傳下去,遲早是會退步的,是會一代不如一代的,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按照最省事的做法,裴總完全可以把自己的遊戲製作之法傳授給遊戲部門的負責人,然後就不讓他挪窩了,一直做遊戲,接自己的班。
就像某些武俠中的門派宗師一樣,弟子資質不行,那就把自己的很多門絕學分傳給不同的弟子。
這樣一來,自己的絕學不會失傳,門派短時間內也不至於衰落。
可這樣一來,最後的結果必然是一代不如一代。
裴總深諳人性,所以對人,是談不上信任的。
這不是說他不信任手下的負責人們,而是說他懂得人性的弱點,也懂得未雨綢繆、長遠規劃,儘可能地讓自己設計的路線少受主觀因素的影響。
裴總選擇的是一種更加長遠的辦法,透過不斷地調動負責人們,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讓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同時讓部門內有潛力的人也可以快速得到提拔,也掌握負責人的技能。
這樣一來,就不會存在突然斷層的風險。
如果裴總只是把裴氏宣傳法傳給了孟暢,那萬一孟暢中途被挖走了呢?自己創業了呢?或者乾脆背叛了騰達精神呢?
孟暢意識到,在裴總看來,自己應該只是一個跳板,是用來傳遞裴氏宣傳法的。
想通了這一層,裴總話中的意思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按照裴總的計劃,孟暢透過拿提成還清了債務,那肯定是很多年之後的事情了。裴氏宣傳法應該已經在騰達上下開枝散葉,絕不是隻有孟暢一個人掌握。
在這種情況下,孟暢確實沒什麼必要留下來。
因為宣傳工作誰都能做,而孟暢應該到社會上去,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價值,而不是繼續窩在騰達,幹營銷宣傳的老本行,原地踏步。
“這麼說來,裴總對我還是高度認可的,並沒有完全把我當成下屬和接班人看到,而是將我看成是一個獨立的、不依附於騰達的人?鼓勵我學成之後去社會上創業,發揮更大的價值?”
“但如果我現在就還完了債務,那又怎麼說呢……”
孟暢臨走之前又特意補了一句,問,是不是什麼時候還完債務都一樣,裴總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這也讓孟暢有些費解。
按照裴總的規劃,裴氏宣傳法要在騰達開枝散葉,至少需要幾年時間。
孟暢這麼聰明,學裴氏宣傳法尚且學了一年多才學出點門道,想要一層層傳下去,哪能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