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謙先表面上對林晚的說法表示贊同,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她的戒備心理,併為自己接下來說的話做好鋪墊。
林晚果然眼前一亮,問道:“那裴總,接下來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呢?”
裴謙沉默片刻,說道:“我覺得,你應該走出舒適區。”
林晚愣了一下:“走出舒適區?”
裴謙點點頭:“是的,觴洋遊戲就是你的舒適區。”
“要成為一個最頂尖的遊戲製作人,三方面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天馬行空的思想和足夠遠的眼光。”
“第二,帶好隊伍的管理、掌控力。”
“第三,對陌生環境的適應力。”
“思想和眼光,相對而言是一種玄之又玄的東西,你現在已經初具雛形了,接下來想要更進一步的話,只能靠你自己開悟,沒人能手把手地教你。”
“關鍵是後面兩點。”
“一個優秀的遊戲製作人從來都不是單打獨鬥的,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團隊在背後作為支撐。一定要確保團隊中的每一位員工都能理解你的意圖,並作為你思想的延伸,將這些意圖變成遊戲中的一條條細則。”
“而對於一個優秀的遊戲製作人來說,所處的環境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在一個環境中很厲害、在另一個環境中卻一事無成,那同樣不能稱之為一個優秀的遊戲製作人。”
裴謙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表情非常嚴肅、認真,給人一種“這是真知灼見”的感覺。
實際上這都是他瞎扯的,是為了接下來的這番話做好鋪墊。
但說是瞎扯,聽起來卻又很有道理,這樣才能給林晚足夠的迷惑性。
林晚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但表情中卻又夾雜著三分困惑。
“可是,裴總,我在觴洋遊戲是有一個好團隊的啊。王曉賓和葉之舟他們對我幫助很多,我們的思路都是很統一的。”
“至於對陌生環境的適應力……觴洋遊戲開發的遊戲型別各不相同,這不也足以說明我們對陌生的市場環境可以很好地適應嗎?”
裴謙立刻搖頭:“不。”
“這就是我之前說的重點:你需要走出舒適區!”
“觴洋遊戲為什麼是你的舒適區呢?”
“因為早在你來之前,王曉賓、葉之舟和那些基層的員工們實際上已經合作了很久,在我收購觴洋遊戲之後又進行了一系列人事結構上的調整,觴洋遊戲的整個組織架構就已經完全確定了。”
“你一上來就接受了一個非常成熟的團隊,當然是令行禁止、做什麼事情都非常順利。”
“但對於一個優秀製作人來說,一個優秀的製作團隊,顯然是需要自己親自打造的。”
“對陌生環境的適應力也是同理。”
“你在觴洋遊戲這個成熟的團隊中,適應力實際上是大大提升的。遊戲的大方向一早就確定了,細節經過大家的商量之後也可以敲定個七七八八,遊戲發售時自動套上了‘騰達光環’,玩家們眼中自帶濾鏡……這都大大提升了適應力。”
“但實際上,這些適應力並不屬於你個人,它屬於整個觴洋遊戲,乃至騰達集團。”
“這時候,如果你僅僅滿足於目前的狀態,當然可以一直這樣繼續下去。但問題在於,你真的僅僅滿足於此嗎?”
林晚立刻說道:“當然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