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平安首先想到的就是高校。
邀請各個行業的大牛,當然也是可以的,比如在關係到網際網路產業的問題時,邀請一些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的高層,這些人肯定也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但問題在於,這些大佬都是成功人士,要忙自己的本職工作和事業,不一定有時間去做這些瑣碎的事情。
而且,掌握知識和講解知識,區別很大。
“有用APP”更像是一個講解知識的平臺,百科這個模式發展到極致,其實就是教科書。而百科詞條相關的那些問題,其實就是教材詳解。
所以,高校的研究生、青年講師、教授等等,是最合適的人選,也是這個APP的中堅力量。
各個行業的大牛,只能作為補充。
而“有用APP”包羅永珍,這愚公移山一般的工作,又該從何做起呢?
餘平安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基礎知識。
裴總說了,“有用APP”是個長久的計劃,一些模稜兩可的問題寧可不做,也不能做錯。
先從基礎知識的某一個領域開始,稍微做一下,試試水,如果效果好,再推廣到更多領域,一步一個腳印地拓展。
不求量、只求質,才能保證這個APP真正對得起它的名字。
所以,餘平安輾轉找到漢東大學官方,並登門拜訪孔教授。
漢東大學這邊,尤其是文學院,對於這次的合作還是比較支援的。事實上,校企合作一直是國家大力支援和倡導的,許多理科學院與企業共同進行課題研究,這不是什麼新鮮事。
而文科學院因為專業的特殊性,跟企業合作較少,這次“有用APP”如果能夠成功,也是一次雙贏的嘗試。
更何況騰達集團立足京州,裴總更是五次三番為母校捐款,有這層關係在,談起合作來會容易很多。
唯一的問題在於,學院不能替孔哲敏教授做出決定。
因為孔教授要帶研究生,要給本科生授課,還要做研究,老先生到底有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作為特別顧問加入到這個專案中來,這得打個問號。
所以,今天餘平安想要搬動孔教授這尊大佛,就得使出渾身解數了。
平復了一下心情之後,餘平安進入家屬樓,來到二層輕輕敲門。
片刻之後,防盜門開啟了,一位頭髮花白、精神矍鑠的老教授上下打量著餘平安:“餘總對吧?”
餘平安趕忙說道:“孔老您叫我小余就行,不好意思打擾您了。”
孔哲敏教授笑了笑:“不打擾不打擾,請進。”
餘平安跟著孔哲敏教授進入客廳,這裡跟想象中的情況差不多,沙發和傢俱基本上都是以木質為主,看起來很有年代感,牆上掛著書畫,整面牆都是書架,堆滿了各種書籍。
孔哲敏教授還給餘平安倒了杯茶,餘平安都有些惶恐了。
閒聊兩句之後,餘平安也不敢多耽誤孔教授的時間,直入正題:“孔老,我的來意呢,文學院那邊的領導應該也已經跟您簡單說過了,我再跟您詳細介紹一下我們這個APP的具體內容吧。”
“我原本是在騰達集團負責騰達生活APP業務的,現在負責這個‘有用APP’,就是想做一個‘百科’和‘問答’模式結合起來的知識分享社群……”
孔哲敏教授認真聽著,時不時地點頭,眼中偶爾有疑惑閃過,但沒有打斷餘平安的講述,而是等餘平安把整個“有用APP”的出發點、具體結構、收費模式、激勵模式等內容全都講述一遍之後,才開始把這些資訊全都整合起來,認真思考。
考慮片刻之後,孔哲敏教授說道:“餘總,聽你的描述,這個軟體似乎在定位上和檢索學術文獻、學術論文的知網有些類似,那二者具體有什麼區別呢?”
餘平安立刻回答:“當然是有很大區別的。”
“通俗一點地說,我們面向的人群是完全不同的,想要達成的目標也是不同的。”
“學術論文和學術文獻,包括大學中各種課程的教材,固然都是最精華、最前沿的知識,但要、理解、掌握這些內容,其實是需要很高門檻的。”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即使讓他們看這些知識,他們也看不懂。”
“如果以科普為目標的話,這種效率肯定是非常低的。”
“所以,我們在做的這個軟體主要面向的是普通大眾,我們致力於用較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他們普及這些方面的專業知識。”
“我們在做的,是理解成本較低的專業內容,更傾向於讓使用者‘瞭解’而非‘完全掌握’。”
“而這個軟體跟問答平臺的最大區別在於,這上面的知識是經過篩選的,我們會盡可能做到沒有垃圾資訊,同時有更先進的索引機制,大大提升知識的獲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