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為了擁有財富,你打算用什麼來交換?”
“假如,你是古代的一名鐵匠,有一天,你沒飯吃了。為了獲得糧食,你有三條路可以走:”
“自己種。”
“去偷,去搶。”
“打造一把農具,去和農民交換。”
“大部分人會選擇第三條路,大家會發現只要生產鐵器去源源不斷地進行交換,就會變得越來越富有。所以,獲得財富的基礎是‘交換’。”
“那麼,如果選擇自己種,或者去偷、去搶,是不是就沒有透過交換呢?”
“不是的。”
“第一個方案,實際上是用自己的時間、勞動力、耕種的經驗進行交換;第二個方案,實際上是用武力、風險、攜帶的武器、作案的準備進行交換。”
“所以,不管是哪一種選擇,歸根到底都是在進行交換,而且成本不會比打造一把農具要低。”
“你做出的每一個獲得財富的選擇,本質上都是在交換。”
“所以,除開那些一出生就註定的、你無法掌控的部分,我們真正擁有的、能夠用於交換的財富,是什麼呢?”
“是金錢嗎?不,它並不真的屬於我們,它只是你已經交換出去的那部分財富的數字存在形式。”
“是時間嗎?不,時間的流逝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是身體嗎?這確實是你擁有的財富,但如果你用它來交換財富,一定會陷入懊惱之中。”
“每個人最大的財富,其實是‘注意力’,或者說是‘精力’。”
“你想透過工作賺錢,只是在辦公室坐著是沒用的,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然後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而知識,是在課堂上、在工作中用注意力學習得來的。”
“除了我們不能掌控的部分,我們唯一擁有的財富就是注意力。”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財富觀,就是,我們應該如何運用我們的注意力?”
“也許,很多人會把它浪費掉;”
“也許,很多人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商家收割掉;”
“也許,會被大資料分析的形式,被利用。”
“很多同學抱怨自己為何生而貧窮,為何生而不平等。這種怨天尤人的情緒會毀滅你,讓你浪費自己的注意力,讓你的人生一直失敗下去。”
“而我們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要將注意力,投射在自己身上。”
“每天多看一小時書,哪怕只是進步1%,那麼一年之後,你就比之前的自己進步了38倍。”
“所以,我希望拿到這筆錢的同學,不要把它全都存起來,不捨得花;也不要買一些無意義的、僅用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的東西;更不要把它花費在一些分散自己注意力、讓人沉溺的娛樂活動上。”
“要把這筆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提升自己。”
“要始終牢記,注意力才是我們所有人最寶貴的財富,希望每個人都能好好地利用它、善待它。”
“這,才是正確的財富觀。”
 
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