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喬梁退出《BE QUIET》,伸了個懶腰。
這幾天網上關於這款遊戲的事情吵得沸沸揚揚的,但喬梁並沒有參與,他只是默默地玩遊戲。
因為他非常清楚,參與這種爭論是沒有意義的。
從情感上來說,喬梁當然是站在裴總一邊的。
不僅僅因為喬梁是裴總的朋友,也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硬核玩家。
對於這些硬核玩家來說,他們追求更復雜、更極致的遊戲體驗,不管是初期的解謎活動還是之後啟用購買許可權的那個眼球捕捉遊戲,都很對喬梁的胃口。
這事關鍵取決於你怎麼看。
如果把它看成一個門檻,一個勸退玩家的手段,那確實挺讓人不舒服的;但是把它當成一款前置的免費遊戲,不就行了麼?
《孤獨的沙漠公路》、《遊戲製作人》、眼球捕捉遊戲現在全都是免費的,這在喬梁看來已經夠良心了。
喬梁很清楚,遊戲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本來就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
如果某些玩家覺得,廠商做我喜歡玩的遊戲就是良心廠商、遊戲玩法不合我的心意我就要無腦謾罵,那肯定是沒道理的。
同樣的,這次《BE QUIET》要求玩家必須完成前置活動才能獲得購買許可權,雖然在客觀上起到了勸退玩家的效果,但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
因為騰達從未承諾過“玩家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任意購買我們的遊戲”,當然,也沒必要承諾。
遊戲廠商和玩家之間本來就只是雙向篩選的關係,玩家完全可以選擇不玩某個廠商的遊戲,廠商也可以選擇放棄一部分玩家手裡的鈔票,只要交易本身是你情我願的,不是強買強賣,雙方的地位就是對等的,誰也不能從道義上譴責對方。
更何況裴總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設計師,本來也不是跪舔玩家的性格。
所以,從情感上來說,喬梁是支援裴總的這個行為的。
作為一個廠商,為玩家提供了優質的遊戲,定價也很優惠,甚至還把之前的兩款遊戲給免費了,結果就因為設定了購買遊戲的前置要求,就要捱罵?
顯然沒什麼道理。
不過,話雖這麼說,喬梁還是覺得這件事情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地方。
雖然設定這個前置條件完全是廠商的自由,但,有這個必要嗎?
此舉能給廠商帶來什麼好處呢?
這才是喬梁費解的問題。
此時,他眉頭緊皺,正在嘗試著用自己對裴總的理解,解答這個謎題。
“給我的感覺,裴總此舉的行為似乎並不是‘你們愛玩不玩’,而是‘如果你們連這個簡單的小問題都解決不了的話那你們肯定沒辦法在遊戲中獲得樂趣,所以你們乾脆還是別買了’。”
“這種感覺,似曾相識。”
“到底是在哪見過呢?”
“……”
“我知道了!是在《回頭是岸》!”
喬梁突然意識到,其實《回頭是岸》也是如此啊!
只不過一個是進入遊戲之後勸退,一個是進入遊戲之前勸退,一個是被虐了之後退款,一個是被虐了之後乾脆你就別付款。
裴總這次的行為,其實就是把《回頭是岸》的勸退階段提到了遊戲購買之前!
喬梁恍然大悟。
“對啊,這樣一來,一切都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