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不大的哥哥根本就分辨不出來這些感情,他看不出來,姑娘對於師兄雖說是依賴的,但是還是有對兄長的敬畏。
壓根沒有和哥哥在一起來的自在,年輕的人總是會鑽牛角尖,本來遇到一個各方面都比自己優秀的人就已經很讓哥哥難過了。
而且自己喜歡的姑娘也很‘喜歡’那個優秀的人,這讓哥哥更加的沮喪和難過了。
但是弟弟不這麼認為,他看的出來,那個姑娘是喜歡著哥哥的,但是執拗的哥哥不信,鑽牛角尖是一方面,對自己的不信任又是一方面,這讓弟弟很為難,他自己在這方面就是一個小白狀態,又怎麼能給哥哥建議呢?
沒有好辦法的弟弟放任了這樣的情況。
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這件事他們無從下手。
剛好就是有關於愛情的事情的,這件事,怎麼說呢?
大概就是,我愛你的時候,你不愛我,當我累了的時候,想離開你的時候,你又轉過頭說愛我,離不開我,什麼鬼,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關鍵就在於這些事情的主人公是兩位男性。
在當時雖說陰陽結合是順從天地倫理的,但是那個世界對於男子之風的事情,接受還算良好。
有的地方,男子之間還能成親,只不過必須要養育一個孩子,可以從自家親戚那裡抱養,也可以去領養一個孩子。
這件事情的主人公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成親的,就是成為了一家人。
娶的那位是一位名為柏千的男子,而嫁的那位是一位名為若瑾的男子。
若瑾的性格高冷而又不善言辭,可以用目中無人來形容的,但他的詩詞歌賦方面非常的擅長,也是非常的有名,性情高傲冷淡的他究竟為什麼會嫁給柏千這個不知道。
但是估計也是有一些不能說的隱情在裡面的。
哥哥和弟弟他們到的時候,柏千已經單方面的與若瑾和離了,他想和若瑾分開,放若瑾自由,但是大家普遍認為若瑾討厭柏千的時候,若瑾拒絕,並且可以說是對柏千戀戀不捨。
這是為什麼呢?哥哥他們很是奇怪,後來經過大家八卦瞭解之後,原來是若瑾在嫁給柏千的之後,就沒有給了柏千一個好臉色,心高氣傲的他壓根認為柏千娶他就是一種羞辱。
甚至當眾給柏千難堪,但是柏千是真的喜歡若瑾,是想和他生活一輩子的喜歡,也許有一天這樣的喜歡會變成不能割捨的愛。
有愛情的愛,但是最終都會變成家人的那一種愛,溫柔而又自在。
但是若瑾對此不屑一顧,柏千對若瑾是伏低做小,什麼都順著若瑾來,把一顆心碰到若瑾面前,任由若瑾處理。
但是若瑾沒有珍惜,反而認為這一切都是柏千在做戲,這樣的念頭根深蒂固,持續了好幾年。
一開始說柏千不是的人們也都被柏千的真情實意給感動了,除了一個人外,就是若瑾。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概就是這樣的了。
大家開始勸若瑾,也該服軟了,終究都是要好好過日子的。
膽子已經被寵壞的若瑾非但不配合,還相當的憤怒,不知道第幾次羞辱柏千了,這一次,不知道是因為什麼,若瑾連柏千的父母也一起羞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