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你剛才給出去的那五兩銀子足夠維持尋常人家兩三年的生計,也許這些銀兩對你來說不值一提,可對很多人而言,為了養家餬口拼死拼活都賺不到,你能說不重要嗎?”
那灰袍男子在說此話時似乎有些激動,也許在他看來,邵曦輕而易舉地便將那五兩銀子贈與他人是一種不知他人疾苦的行為。
雖然銀子是邵曦的,而他看上去卻是心痛不已。
這並不難理解,一個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人看到別人將自己辛辛苦苦才能賺到的銀錢完全不當一回事,心中自然是會感到有些憤慨。
這就如同農民看到有人浪費糧食,也許被人倒掉的那碗飯並不是他自己種的,可是他深切地明白糧食來之不易,自然會對浪費的行為感到不齒。
此時的灰袍男子正是這種心情,那五兩銀子是不是他的並不重要,他只是覺得邵曦太不懂得珍惜眼下所擁有的一切。
邵曦自然明白他心中的想法,但依然還是開口反駁。
“重要,當然重要!沒了銀錢如何養家?可你覺得這銀子本身是最重要的嗎?我絕非什麼聖賢之人,也不會什麼高談闊論。
“我只想問你,路邊的乞丐你給了他一文錢,讓他買了五個饅頭或是麵餅足夠他吃飽兩頓,而後呢?他又要繼續去乞討,他仍然是一個乞丐,你覺得你是幫了他嗎?
“並不是,你只是讓他從一個飢腸轆轆的乞丐變成了一個吃飽的乞丐,可是接下來他又要繼續忍飢挨餓,你覺得你給他的這一文錢有意義嗎?
“幫人解決了眼前的困境,也許受助之人會對你感恩戴德,而當他再次面臨困境的時候,他只會希望再出現一個像你這樣的人,卻不會去想如何自己來解決眼前的困境。
“正如剛剛我送出去的那五兩銀子一樣,幫你解決了眼前的困境,也幫助那些發不出餉銀的兵卒解決了眼前的困境。
“可接下來你們很可能還會遇到同樣的困境,倘若那個時候沒有我這樣一個人出現,難道還要用你之前的辦法去解決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重要的不是你幫了人多少,而是你如何去幫人的,錢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用錢財去改變自己和他人的處境。
“若只是週而復始地賺錢吃飯,再賺錢再吃飯,人豈不是活得如同豬狗一般?錢財應該是幫你解決困難之物,而不應該讓它成為你的困難。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錢只是需要卻並不重要,否則你便會從錢的主人變成錢的奴隸,從你掌控錢財變成錢財來掌控你。”
那男子彷彿一時之間沒能完全消化邵曦所說的話,低頭看著眼前的酒碗,用手不停地轉著那隻碗,似乎是在慢慢地體會著邵曦話中的道理。
其實邵曦想讓他明白的是,錢財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能用手中的錢財去做什麼?如何讓手中的錢財變得越來越多?多到你可以用這些錢財去幫助他人解決困境。
這才是錢財真正的用途和應該存在的價值!
若只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那便會讓自己成為錢財的奴隸,讓自己被錢財所左右。
當一個人活著的目的只是為了錢,那麼他的生命也變得毫無價值,甚至不如眼前的一鋌銀子。
錢只是為了讓一個人更好地活著,而不是讓一個人為了錢而活著,它是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可它不應該成為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很多人為了錢財而變得盲目,他們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那便是人的一生中其實有很多比錢財更加重要、更加美好的東西。
所以邵曦從來不會因為手中擁有財富而貪圖享樂,他一直在想辦法讓自己手裡的財富變得更有意義。
除了利用現有的財富去賺取更多的財富以外,他將自己用不完的那些財富都拿出來幫人。
他明白,真正的財富並不是手裡面掌握了多少銀錢,而是被他幫到的那些人。
他在大梁城開辦書局,改良印刷及造紙之術,解決了天下學子讀書、寫字的難題。
他開設學堂,讓那些原本貧困流浪的孩子有書可讀,有學可上,改變了他們未來的人生。
他在餘江郡幫助當地的紗坊、布商解決了稅收的難題,又幫助周邊各郡打通了桑絲的銷路。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自己花費了大量的銀錢,卻也因此而賺取了大量的銀錢,賺取的這些銀錢不僅能充實國庫,更是能讓他今後去幫助更多的人。
這便是他手中財富存在的意義。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自己手裡也有邵曦這麼多財富,誰還不會做這些事?
可邵曦最開始的時候手裡也沒多少錢,他只是懂得如何將錢用在該用的地方。
在邵曦看來,他真正的財富正是那些他花了大筆銀錢所幫到的人,這些人將來會為他帶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