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這群人很明顯是針對邵曦等人而來,他們之所以守在洞外沒有進來,邵曦也能猜到他們的想法。
這個未知的洞穴是個人都看得出來應該是龍角蜥的巢穴,畢竟那麼大的一副骨架擺在外面。
這群人應該也看出了龍角蜥是被邵曦等人所殺,而邵曦他們裝在駱駝上的龍角蜥的皮和角也應該早已經被他們發現。
在不明洞穴裡面是否還有其他龍角蜥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不敢貿然進入,再說山洞中漆黑一片,他們進來必定要點燃火把用以照明,這明擺著是給邵曦等人設立目標。
在不明洞穴內情況的前提下,最好的選擇就是守在洞外,等待邵曦等人從洞中出來。
如此有幾點好處。
一是不用自身捨命冒險,不管邵曦幾人是否能活著出來,都算是為他們探路了。
二是守株待兔,以逸待勞,無論邵曦他們是否找到了傳說中的寶藏,他們在洞外設伏都能打幾人一個措手不及。
三是若能將幾人活捉,麥吉德也可以盜取烏海國皇家藏寶圖為由拿住邵曦的把柄,將來讓邵曦為己所用。
想必這一切都是這群人在出發之前得到麥吉德的授意,一旦發現邵曦等人有尋找寶藏的趨勢便採取的應對之策。
想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而且邵曦料定這群人身上一定找不到能夠證明他們是烏海國皇室派出來的任何證據。
就算事情最後敗露,麥吉德也可以將此事推得一乾二淨,與他烏海國的皇室沒有任何關係。
這擺明了是個陽謀。
雖然此前邵曦與麥吉德達成了合作的協議,由邵曦來做中間人改善烏海國與景元帝國之間的關係。
但麥吉德也很清楚,兩國關係的改善並非是烏海國的一廂情願,畢竟此事對景元王朝也有莫大的好處。
景元王朝一心想要對西域施加影響力,從而逐步掌控西域,而麥吉德也正是想利用景元王朝的這個意圖來提升自己在西域的地位。
他想採取驅虎吞狼的策略來完成烏海國對西域的一統,待羽翼豐滿之後再與景元王朝分庭抗禮。
其實這種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所以有些事情只要不被對方抓住把柄,就算是對方明知道是自己做的,只要說不出便可不作數。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只要面子上過得去,雙方都知道對方會做什麼。
所以就算邵曦明知道這些人是麥吉德派來的,麥吉德也明知道邵曦知道這些人是自己派出去的。
只要雙方沒有公開撕破臉,檯面上大家的這種合作關係還是能夠繼續維繫下去的。
若是邵曦他們真的尋到了那筆足以轟動天下的寶藏,只要麥吉德能夠掌握這筆寶藏,那麼邵曦的死活和烏海國是否與景元帝國建交就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有了這筆財富,烏海國便有了足以橫掃西域的實力,有了將西域一統的本錢,似乎也不必特別在意與景元帝國關係的改善,那麼邵曦自然也就沒什麼太大的價值了。
邵曦當然明白麥吉德的這種想法。
假如此時他們就這麼貿貿然地出去落在這群人的手裡,並證明寶藏已經尋到,那麼勢必他們這趟西域之行就到此為止了。
麥吉德絕對不會讓他們活著離開烏海國,畢竟此次自己前來西域並非是以任何景元王朝的官方身份,私下進入西域發生任何意外都只能自己承擔風險。
景元王朝若想以本朝官員喪命烏海國這個理由向麥吉德討要說法,也就無法成立了。
所以說,很多時候陽謀比陰謀更可怕,陰謀雖然不易察覺,但大多都有破解之法,而陽謀就是擺在桌面上讓你知道我的意圖卻又無法破解。
就算是真的被破解了,你也拿不到對方的任何把柄。
眼下邵曦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明顯處於劣勢。
首先,自己並不存在兩國邦交的任何外交身份,那麼你在烏海國就是一個普通人,在烏海國內發生任何事都只能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