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曦等人離開知秋鎮之前,邵曦已經向鎮裡的鎮長交代得很清楚,若是找到了葉知秋的遺體便將她與阮浩揚合墓而葬,同時邵曦給鎮裡拿了一大筆錢財以作酬謝。
從此之後,原本知秋閣的地方便成了阮浩揚與葉知秋二人的永久墓地,鎮中之人會每月過去清掃打理。
鎮中百姓原本便淳樸善良,加上邵曦拿的這一大筆錢讓這裡的百姓更是心懷感激,於是鎮長代表百姓向邵曦承諾此後會將交代的一切事情都辦妥辦好,絕不會有半點敷衍。
鎮長是個聰明人,自打知道了邵曦的身份,就算不給錢他們也不敢有絲毫馬虎,更何況如今邵曦出手如此大方,所交代之事自然是盡心盡力。
所有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之後,邵曦便帶著老吳和烏球兒離開知秋鎮,向靈羽山的方向行去。
在臨出知秋鎮之前,邵曦還朝知秋湖的對岸望了一眼,那裡安葬之人竟會讓自己如此牽掛。
有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未必需要多久相處才能相互瞭解,成為知心之人,雖然量變會引發質變,時間會讓人的關係顯得越來越近,但每個人的人生中總會出現那麼一兩個一眼千年之人,不知道是不是前世的羈絆?
遇到這樣的人,似乎不需要太多的去了解便會成為彼此的知己,邵曦與阮浩揚之間大概就是因為這種命運之中的羈絆吧?
二人幾乎一模一樣的經歷,共同的仇敵,身上揹負著相同的責任,冥冥中使兩個人一見如故,無話不談,雖然只有短短几日,數面之緣,卻是如經年老友彼此信任。
不知道阮浩揚有沒有相同的感覺?但邵曦的心中卻似是與阮浩揚認識了許多年,二人的初次相識竟有如久別重逢一般,彼此間相互尊敬,相互理解,將對方視為自己真正的朋友。
這種感覺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有,但不可否認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奇妙。
一面之緣,便可永恆!
這一路上邵曦都很安靜,只有老吳和烏球兒有一句沒一句的,這兩個人也不知道都能聊些什麼?老吳說的烏球兒基本上都聽不懂,而烏球兒聊的除了吃還能有什麼呢?
幾個人就這樣一路向北行進,原本急火火的邵曦如今卻不緊不慢了起來,常常是信馬由韁地獨自想著心事,老吳知道他還沒從知秋鎮的事情中走出來,於是也不催他。
本來嘛,去靈羽山也是給自己找麻煩,他又著什麼急呢?
烏球兒就更不用說了,只要有吃的你們愛走多久走多久,反正他騎在大青的身上晃晃悠悠的還挺自在。
三人便這樣如同遊山玩水一般,由於這一路上時常要搭船渡河,所以行程就更加的慢了一些,當來到原州南境的懷昌郡時已是八天以後了,好在是一路向北直行,若是再去趟五龍山的話,恐怕又要多走幾日。
幾人進了懷昌城後,直接便找了家客棧住了下來。
邵曦發現自打三人到了懷昌郡,老吳的表情就很不自然,時不時地東張西望,似乎是在找著什麼,又似乎是在躲著什麼。
原本還沒心思管他,可誰知道到了客棧以後邵曦張羅下樓吃飯,老吳卻說他要在房間裡吃,這讓邵曦覺得很是反常,這老傢伙從來都是喜歡熱鬧,如今怎麼像吃錯藥了一樣,跟個大姑娘似的要躲在房間裡吃飯?
於是便強拉硬拽地將老吳拉到了樓下,店家與來往的客人看到烏球兒那龐大的身材都覺得好奇,忍不住往他們這邊多看幾眼,老吳卻像見不得人一樣,一直低著頭悶頭吃著自己的飯,居然連酒都不喝了。
邵曦覺得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這個老酒鬼居然在吃飯的時候把酒壺就這麼掛在腰上,連摸都不去摸一下。
飯菜吃到一半兒,老吳便將筷子一放說自己吃完了,轉頭便上樓進了自己的房間再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