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揚生前曾向我提起過很多次關於婚事之事,我都沒有答應,只因一直覺得自己配不上他,如今他孤身離去,我決定嫁給他,做他的妻子,完成他臨終前最後的心願。”
邵曦雖覺得有些意外,卻並未覺得此事有何不妥,二人用情至深,如今阮浩揚力戰而亡,心中唯一的牽掛應該就是葉知秋了吧?
葉知秋若是以嫁給阮浩揚的形式來送他最後一程,今後每逢清明也可以亡妻的身份去替他掃掃墓,上上香,倒的確也是在情理之中,因此只要葉知秋願意,邵曦並不反對此事。
原本是要操辦喪事,如今卻變成了要操辦一場婚事,雖然並不如尋常婚事那般喜慶,但好歹也是在為亡者完成遺願,於是邵曦與老吳便同時著手以紅事的方式辦白事。
找來了當地負責操辦婚事的禮生、司禮、大妗姐一眾人等,這些人趕到知秋湖畔被嚇了一跳。
之前替人家操辦婚事,甭管家境如何,場面大小,好歹都是兩個大活人成親,如今卻見船上躺著一個已經死掉的男子,其中有些人還認出此人便是鎮上做小生意的阮浩揚,一時之間竟全都不知所措了。
這以前從來也沒接過像今日這樣的生意啊!活人嫁給死人,這婚事該如何操辦呢?
邵曦將幾人拉到一旁,每人手裡塞了一鋌銀子,客客氣氣地說道:“在下知道,今日這場婚禮有些難辦,不過畢竟事情有些特殊,還請幾位多多費些心思。這婚嫁的二人皆無親屬,在下算是他們的朋友了,也是為了完成他二人的心願,所以咱們喪事喜辦,接親的環節就免了,讓二人順利拜堂成親,該有的禮數要有,事情辦妥之後畢竟亡者還要下葬,也不宜搞得太熱鬧。葉姑娘的要求你們儘可能地滿足便是,若是事情辦得順利,事後在下還有重謝。”
幾人一聽邵曦都這麼說了,再看看手中的銀子,就算再難辦現在也得想辦法把事情辦了。
不過這喜事與喪事一起辦他們還是頭一回,之前幫人辦過冥婚,可冥婚是新娘與亡者的牌位拜堂,如今這亡者還在船上並未下葬,就沒法提前做個牌位出來,可這一個活人與一個死人又該如何拜堂呢?
最後一商量,因為知秋閣已經被大火燒燬,乾脆直接將阮浩揚的遺體換上喜袍之後用紅布遮蓋,讓葉知秋就在這知秋湖畔與其拜了天地,再以鮮花代替紙錢,成親的同時也算是送亡者上路,最後再由負責操辦喪事之人前來將亡者入殮。
只是幾人都感嘆葉知秋如此年輕貌美,雖與阮浩揚情深義重,如今卻只能嫁給死後之人,出嫁即是守寡,也著實是感到惋惜。
其實鎮中的大多數人平日裡都與阮浩揚或多或少地相識,街坊鄰里們對這個年輕人也是十分的喜歡,如今才知道這個平日裡看上去謙和有禮、溫文爾雅的公子竟是與人廝殺而亡,都感到實在是不可思議。
不過眾人也都知道阮浩揚與葉知秋二人感情甚篤,如今葉知秋做出如此決定,眾人也都表示理解。
一場婚禮就在這悲涼的氣氛之中舉行了起來,停放阮浩揚屍身的那艘烏篷船掛滿了喜綢和用喜綢紮成的大紅花,葬儀師在船上為阮浩揚整理了儀容,換上了喜袍後用一塊紅綢將其蓋好。
葉知秋也是一身喜袍登上烏篷船,在司禮和禮生的主持下面對著知秋湖行了三拜之禮。周圍事先安排好的人群向船上拋撒著花瓣,既是對結為連理的二人表示祝福,同時也是對阮浩揚表達送別之意。
婚禮的現場顯得極其肅穆,並無歡聲笑語,人們大多保持著沉默,在喜慶的場景之下卻充滿著悲傷的氣氛。
鎮中的一些長者也趕來參加這場特殊的婚禮,只因今日成親的這兩個孩子他們都太熟悉了。
人們心中雖充滿著悲痛之情,卻依然向二人送上了各自的祝福,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份祝福是註定無法實現的。
很多人對葉知秋表示惋惜的同時,也很敬佩她能做出如此決絕的決定,也都被她與阮浩揚之間那忠貞不渝的感情所打動。
邵曦與老吳和烏球兒就這樣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整個婚禮的程序有序地進行著,此時的邵曦面無表情,在這樣的情形下他無法表現得喜悅,同時也不適宜表現得太過悲傷,只能將所有的情感藏在心裡。
老吳站在一旁也只是輕聲地嘆氣,什麼都沒說。
烏球兒似乎也被周圍壓抑的氣氛所感染,抱著大鐵球老老實實地站在邵曦與老吳的身後一聲不吭,儘管此時他已經有些餓了,卻沒再像以往那般吵著要吃東西。
一場婚禮就在這樣的氣氛中舉行完畢,當所有的過場走完禮成之後,負責入殮之人打算到船上將阮浩揚的遺體移至岸上收棺入殮,卻被葉知秋伸手給攔了下來。
葉知秋對著在場所有的人躬身施禮以示感謝,又走到邵曦面前,面色平靜地說道:“感謝公子幫小女操持此事,一場大火,小女如今已是一無所有,邵公子的這份恩情只怕小女永世都無法報答了,公子請受小女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