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魏豐一直在周邊招兵買馬,半個月不到,天姥山下已經集合了五、六萬之眾。
一個月後,何夢曦挑起陳國公主的大旗,一篇討伐檄文昭告天下。
言明陳景義非先皇血統,螟蛉之子,窺竊神器,殺妹弒君,豺狼野心,潛包禍謀,愚弄臣民,今有大難不死之軀,匡扶正義之師,安定社稷之志,順民意,舉義旗,誓殺國賊……
此舉震天驚地,傳到蜀國都城,蜀帝司崇聽聞很是吃驚,著令平南王凌子胥和錦臨將軍迅速回兵,不得有誤。
凌子胥接了旨,很是躊躇,明顯的,何夢曦聲勢已經造起來了,哪有放下討伐之徵回蜀國的道理。
無奈只得持了聖旨前來面見何夢曦,何夢曦看了聖旨,當然是一口回絕。
“我不會回去,要回你回!”何夢曦神色不爽利。
凌子胥明知是這結果,只得說道:“蜀帝有令,我必須回去,至於你,我回去會和蜀帝解釋,只是此一去,前路艱險,我不放心!”
何夢曦看他一眼:“你有什麼不放心的,我自保沒有問題!”
凌子胥腹誹,你當然能夠自保了,三大神器在手,武功又是冠絕當世,自保能有什麼問題。
“帶兵打仗,講究的是謀略……”凌子胥說道。
“她行,我也行,再說了,有沁妤姑姑坐鎮,怕什麼?”
那意思,秦美玉也曾是戰場上的驍勇的戰將,她能做到的,我何夢曦也可以。
“那是,當然了,……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蜀帝的命令,你不回去也不行,請你帶話回去,我雖是蜀國的錦臨公主,但是,血海深仇,不得不報,待我報了大仇,再回去做蜀國的錦臨公主吧!”
凌子胥無奈,只得放棄勸說。
何夢曦沒有要蜀帝給她的兩千兵,讓凌子胥直接帶走了,倒是把魏豐在周邊三不管地帶招兵買馬得來的一萬兵留了下來。
至此,何夢曦攜五萬兵,整裝待發。
凌子胥領著五千蜀兵回蜀國京城。
時值深秋,冷風瑟瑟,何夢曦攜威勢而來,對陳國來說,是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陳國皇帝陳景義醒過神來時,陳國公主的兵馬已經奪了十座城池,而且,跟隨的義軍成倍增加,已經擴充套件到十萬的兵力。
陳國皇帝不得已,拜陳國名將寥啟為征討大將軍,在距離京城二百里的地方,阻擋住了陳國公主陳美玉的咄咄逼人之勢。
幾次交戰下來,各有勝負,雙方形成對峙之勢。
秋末冬初,寒風料峭,何夢曦坐在義軍的帥帳之中,正在聽取厲謙的彙報。
“……投誠的守軍有很多是老皇的嫡系,都是看了義軍的檄文,毅然決然前來投誠的,現在陳國京城謠言四起,各種傳聞層出不窮,陳景義只得出手壓制輿論,不許民眾妄議,我已經培養了細作,不久便會潛入京城……”
何夢曦認真聽完,沉思了片刻。
她單手托腮,另一隻手拿了一本兵書,斜靠在一張羅漢榻上。
銀絲軟甲,大紅的錦裙,眉目清朗明亮,姿容秀麗逼人。
現在她已經是甲不離身,隨時便可跨馬迎敵的狀態。
今日難得清閒的看一會兒兵書,還要不厭其煩的聽取厲謙的報告。
“二師兄,做的很好,兵書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誰在督運?”
“糧草我交給了呂煥,他對公主忠心耿耿,做事又十分的賣力,一定會辦好這件事情的。”厲謙答道。
“其實,這事兒難辦,我知道,這個季節採辦糧草,很不容易呀,要有足夠的銀子,有了銀子還要找到足夠的存貨,想想都難!”何夢曦感嘆。
“公主殿下莫要擔心,天姥教多年攢下的家底都用上了,錢糧都不缺的,我們已經攻下了十座城池,百姓對公主十分的擁護,將士們的冬衣也在準備中,這些小事兒不勞殿下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