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霖說幹就幹,他到省城西市呆了一個多禮拜,考察西城IT一條街的情況,找到了一個鋪面。
當時是可以註冊小個體,也可以註冊公司的。
“子昂,我們是註冊公司還是註冊小個體?”
“註冊公司嗎,以後可以接大活。”陳子昂這幾年的生意已經做得很大了。尤其是接了某仁醫院的資訊化工程,這個醫院就是當時她生孩子是地方。
這個醫院最大的股東是落家,當初要建設資訊化的時候,落雪找到了醫院的領導,在競標中,陳子昂他們公司脫穎而出。
陳子昂最大的一桶金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此後一發而不可收拾,接二連三的拿下好多單位的資訊化建設。
據她所知,西城地處西北,相對於北京和南方來說,整體資訊化建設都落後四五年,所以西城這個地方是一個寶藏。
哥哥想在西城幹事情,也是她心中所想,只是她手頭上還離不開,所以哥哥一說到西城,她就鼓勵哥哥,有哥哥在西城,她也可以省心很多。
“註冊公司要很多錢,我手頭現在不多,不行了咱就小一點?”
“我給你轉錢,咱後期要發展呢。”
“子昂啊,你那裡來的那麼多錢?”陳子霖擔心妹妹錢的來路不正。
“哥,我做生意啊,我是在北京!北京!”
陳子霖聽妹妹這樣一說,心裡就鬆下來了,是啊,妹妹可是在北京,北京!
陳子霖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他這兩年對這個行業還是比較順手了,幹起來也是熟門熟路,唯一的缺點是他對西城地理環境不熟悉。
陳子霖開始騎著腳踏車走街串巷了。每走一個單位門口他都停下來,記下單位的名字,心裡想:“說不定要給這個單位送貨。”
一個月之後,陳子霖腦袋裡有一一副地圖西城的地圖,而這一個月,公司的手續也基本下來了。
他記得當初豪言壯志的對鄉親們說,要帶鄉親們來省城,鐵路已經通了,等他把公司開了,明年他就可以帶鄉親們來省城了。
西城——這座古老的城市,迎新送往,而西城的IT一條街,湧動著科技進步的滾滾大潮;
他起源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IT產業一條街位於西城林區路中北段,因唐代的著名佛教名剎而得名,北接環城南路,南接二環路,全長2883米,沿街商貿繁榮,交通順暢,在西北地區有較強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它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沿街大專院校林立,科技大學、建築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雄踞該街東、西兩側。
IT產業一條街的發展經歷了自由發展到引導、培育、扶持的演進過程和“起步、啟動、發展、騰飛”四個階段。它的發展就是西城電腦城的成長曆史,他的每一階段都深深烙上了電腦城的痕跡,演繹了中國IT產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全過程,它是中國IT產業發展的縮影。
1992年東新科貿開業,第一批電腦電腦廠家入住,當時只有二十多家。1998年,東科電腦城的建成,是IT產業一條街發展的催化劑。經過六年IT產業一條街初具規模,已經擁有商家80多家;1999年,紅樓廣場和玫瑰電腦城的相繼開業,是雁塔路發展的助推器,是市場進入發展的重要標誌。
2003年起,賽格電腦商城、賽博數碼廣場、百腦匯科技大廈、同方智博數碼廣場的相繼建成和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