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三姐陳子瀾一家沒有回來。
三姐要值班,做警,察的常常都是節假日,別人家休息的時候他們不能休息,要執勤。
四姐陳子喬經過幾年的努力,到洛城進入一個銀行當了財務總監,過年的時候需要走走關係,所以一家人也不回來。
六哥這幾年一直都沒有消失,真正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五姐陳子悅要去婆家陪婆婆過新年。
二哥陳子建一家回來了,大姐也回來了,陳子霖家裡蓋起了10層小洋樓,一樓是門市部加庫房,因為倆個老人年齡大了,也住一樓。
其餘的房間都收拾妥妥當當的,每個家庭回來都有獨立的房間,短短的兩三年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蓋房子貸了一些款,不過他不怕,就現在政策鼓勵農民創業,再加上大開發,大力新建鐵路公路,將各個地方的距離縮短了一半。經濟越來越好,他不怕賺不了錢。
陳子霖重新買了一輛拉土車,城裡在修鐵路,自從大姐夫給他介紹了那些人之後,加上他自己會來事,他接了鐵路局的拉土工程,家裡有父親母親照顧著土特產,他組織了一些人給鐵路局拉土,雙管齊下,他已經是當地有名的人了。
他的產品從單一的品種發展到多專案,父親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是算盤打得很溜,除了子昂能比得過之外,他們兄弟姊妹幾個是沒有人能比得上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他信心百倍,直感謝碰上了好時代、好政策。
兄弟姊妹八個,就回來了一半,沒有了前幾年的熱鬧,而且年味兒也越來越淡,小的時候是多麼的想要過年啊,可是現在過年怎麼就這麼讓人糾結呢。
姊妹幾個都是各有各家,他蓋了十層小洋樓,每個人一層,再也不怕沒有地方住了,但是今年過年空了一半。
陳子昂也有了自己獨立的小房間,回家之後她將自己關在了小房間裡,幾天都不願意出門,雖然那天豪情壯志的想著“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可是真的回到現實中她發愁了,她該怎麼樣安頓她自己,怎樣安頓肚子裡的孩子?
過完年她又該何處何從?
學校估計是不能回去了,張家的勢力很大,就如陸玉所說:“能讓她轉正,也能開除她。”與其等著被開除,不如自己有尊嚴的退出來。
當陳子昂把自己關在房間的時候,大姐二哥七哥聚在一起商量陳子昂的婚事。
“子昂今年也馬上22歲了,該結婚了。”陳子建對大家說。
“她不是和張函談著嗎?張函之前有陪她回來呢,到了結婚的年齡就讓他們結婚唄。”陳子慧並不明白情況,她們現在手頭寬裕了,可以好好的嫁嫁子昂,讓子昂風風光光的嫁過去。
“你說的容易,你說結婚就結婚,還要看人家張家願意不願意。”陳子建鬱悶的說。
“子建,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子慧問子建。
“是這樣的,大姐,張函的媽媽找到我了,讓我們給子昂找一個人家嫁了,不要和張函來往了。”馮睿解釋著。
“他們是什麼意思啊?我們家子昂哪裡配不上張函了?”陳子慧有些生氣,都在一起談了三年了,之前是幹什麼的?
“不是子昂配不上張函,而是我們陳家配不上張家。”陳子建嘆了口氣,他們可是農村家庭出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