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看來是自己似乎太過得意,闖入了這“一般兵卒不能闖入”之地,也不算杜遠框己。菠⌒蘿⌒小說畢竟自己也曾征戰四處,若想瓦解一軍,在這飯食之中下毒,也算是極為簡便之辦法。
被守衛誤會倒也不足為提,只是偏偏自己現在這身打扮太過可疑,而那守衛又不識得自己,自然已將自己當成了細作。無奈之下,也不解釋為何來此了,只將雙手高舉,直與守衛說:“你將杜偏將請來便可證我清白了。”
說完此話,本還在心中竊喜幸而杜遠剛走不久,能夠證明。哪知守衛卻並不理會,反將臉一橫,又再喝道:“休要以為知曉有個杜偏將就可以使那調虎離山之計,而後趁機逃脫!此事並不歸杜偏將管,待我等且將你帶回審問一番再說!”說完,便是一副要擒勢頭,撲將而來。
照理來說,雲涯兒見得這般場面從來都是束手就擒,從不抵抗。可是如今不知為何身體竟自己動之起來,一腳便將那襲來之人踢翻,並順勢抽出雙劍,這才回過神來,猜得定是楚闕自己感知危機而作出抵抗。
然而現在已是將守衛激怒,再作那口舌辯解想必已是無用,只得儘量不傷一人,而盡力反擊。哪想守衛越聚越多,根本打之不盡,思來若是因此被擒,恐怕有口也再難說清。於是收之一劍,只以單手護身,且戰且退,尋那走脫時機。
本來只這幾小卒輪番攻來,還是足以遊刃有餘。可是退之幾步,突然聽得一人大喝,聲如雷動,旋即守衛迅速退去,但見一人雙手舉其大斧縱劈而來。望之剛猛有力,若是生接,只恐劍能抵住,楚闕這纖細手臂卻不能堅持。情急之中,雲涯兒不敢犯險,猛蹬雙腿,朝後急退,雖是避開了那人攻擊,卻不甚撞至身後圍欄之上,只覺後背生疼。幸而圍欄之上並無尖銳之處,未有受得刺傷。
而那人方才全力攻來,竟比雲涯兒更快重整態勢,一邊又再舉斧攻來,一邊於口中大喊,“想不到你這細作小哥還有些本事,竟能躲開我這突襲!不過,你且看看這招如何!”只見其明是舉著笨重大斧,身法卻是極為靈活,左衝右突,完全不知其要從何方攻來。
如此這般,又該怎避。且不說雲涯兒缺乏實戰,難以在這瞬間想出對策來,縱使知曉如何躲避,如今也是退無可退,又談何躲避。而那人手法剛猛,再配以大斧,更是接其不得。
猶豫之時,身體竟又自行動起,迎面而上,眼看就要被那斧擊中,卻是突然虛晃一劍,而後迅速後仰,直以腿踢其下盤,再而用力一蹬,閃至其後,以那劍柄猛擊其背。前後之迅捷,就連雲涯兒自己也未能將那動作看清,便已望得那人重心不穩撲倒在地。
往日觀楚闕戰時,也未見其有如此實力,今日見得發生自己身上,雲涯兒已是混亂不堪,不知所措。幸而周圍之卒皆已被其震懾,不敢再上前造次,才得以喘息。
隨後,那人花了好些功夫,才勉強站起身來,顯然已無再戰實力,也不知是其實在不堪一擊,還是楚闕在這幾日已是突飛猛進。
相持許久,那人也不敢來攻,隻手拄大斧,以那震天大嗓喊來,“我張雷公也算是戰過無數強敵,雖不敢自稱天下無敵,卻也從未如此瞬間慘敗。我觀閣下身形不壯,卻有甚於我之幾倍爆發力,想必也是一世豪傑,即便堂堂正正一戰,也未必會輸於我等,為何要來行如此下作之事?”其聲雖大,卻已無之前底氣。
其口中所說,想必自是之前守衛口中下毒之事,看來真是誤會極深。雲涯兒剛欲辯解,卻又望得杜遠已被驚動趕來,便將欲說之言收回,等候杜遠上前。
而杜遠看得這番場面,也是驚歎不已,慌忙先去檢視張雷公,而後才面向雲涯兒,“真是想不到幾日不見,夫……付生你之武藝竟已遠勝從前,就連一向以武藝為傲之雷公兄,也被你輕易擊敗。”並於口中嘖嘖。
雖然杜遠勉強裝作震驚,不過雲涯兒還是能夠看出其倒是頗為鎮定,並還能及時將口誤強行改成稱呼,掩蓋自己身份,哪裡有半分驚慌之相。思來這“付生”稱呼可笑,卻也忘了警覺杜遠城府,而直委婉回道:“只是雷公兄有所承讓而已,並非付某武藝過人。杜偏將來得正好,還且請你同守衛解釋一番,替我解了這誤會。”
“這倒好說。”杜遠望之雲涯兒遲疑一會,又將話鋒一轉,“只是杜遠並不知付生是否真是前來投毒,實在不好貿然做保,不如……”而後將聲音託得極長,以眼神掃視了周圍一圈,才繼續說:“你且讓我等搜之身上,若是未有毒藥,無需杜遠多言,自然能夠證你清白。”
聽來杜遠如此之說,雲涯兒終是明白杜遠分明故意。如今自己這身子又怎能讓其摸得,若是抗拒不從,必然會被當成做賊心虛。卻是想不明白杜遠為何要如此針對自己,忽然腦中一驚,這杜遠與楚闕曾有殺命之仇,只不過楚闕將此事忘了,未作報復而已,哪裡是無怨無仇。杜遠如今這般,定是害怕自己報復,先下手為強,可進可退,既能試探自己是否還懷恨在心,也可在必要之時落井下石,完全解了那後顧之憂,可謂不無周全。
然而越是這般緊要關頭,越是不能將杜遠束成敵人。可若身子是自己也就罷了,可偏偏不是,要是此番答應了杜遠要求,往後又怎向楚闕交待?左思右想,唯獨此事沒有退讓餘地,著實頭疼。
相持之下,雲涯兒做好與杜遠翻臉準備,緊緊握住手中之劍,向杜遠表明絕不會讓其碰自己分毫,而後只等杜遠襲來。只那杜遠也是不傻,毫無要動跡象,反倒不停讓步,直至最後竟提出條件,這不搜身也可,只需替黑山軍辦之一事,便可相信於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