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西疆鬼漠腹地的車遲國,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人口也不比樓蘭、鄯善,但因為與多國接壤,道路四通八達,所以向來都對整個區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花神教的教宗設立於車遲王城,更令在這片廣袤大地上生活的各族民眾,對車遲國有著非同一般的認同。
而車遲國境內的水杉城,同樣位置緊要。它地處絲路商道的要衝,一直受到鎮疆都護府的重視,在新月灣大戰前,這裡常年都保持著至少千人規模營隊的駐防力量。
在成功擊潰了聖唐的兩大主力軍團之後,按說萬里西疆再無都護府的身影,然而就是這個小小的水杉城,卻仍舊飄揚著聖唐的鷹旗,整軍備戰、厲兵秣馬。
這個令人感到意外的狀況,早已傳入車遲新國王格爾翰的耳中,也無疑又給他憑空增添了一個煩惱。
自從格爾翰重新回到車遲王廷,在突厥人的幫助下奪取王位之後,他的煩惱便越來越多。
其中最大的煩惱,來自於他的盟友。
在新成立的西疆聯盟之中,目前存在著三大勢力:樓蘭、疏勒和車遲。這三個最先參與叛亂的國家,倘若純以軍事實力來論,樓蘭最強,疏勒居次,他的車遲國最弱。不過,與疏勒的老國王塔吉克不同,格爾翰並不甘心屈居末席,與之相反,他是不是總想著要與聯盟“盟主”、樓蘭王阿立克江一較高下。
原因很假單,他是西疆境內最早與突厥聯手的勢力,也是最早出兵與聖唐軍隊對抗的人,所以格爾翰自認為最得突厥的信賴。有鐵鴿子軍首領多倫將軍的支援,他理應坐上盟主的寶座。
然而,現實還是非常殘酷的,突厥出於控制西疆的考慮,最終選擇了實力更加強大的阿立克江。
天下大亂的時代,地盤和人口才是一切實力的基礎,格爾翰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他暫時嚥下了這口惡氣,謀劃著在爭搶地盤方面快樓蘭一步,以便扭轉局勢,奪回本該屬於自己的地位。
突厥大軍在聖殿親王的指揮下,東進聖唐兩關,西疆呈現出了廣闊的權力真空,車遲、樓蘭和疏勒三國立刻開始施展拳腳,對周圍各個藩國出兵脅迫,搶佔地盤,力爭劃分更大的勢力範圍。
儘管格爾翰想要快搶多佔,可是薄弱的兵力最終令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與樓蘭相比,吃了不少虧。眼瞅著肥沃富庶的好地方都快要被樓蘭疏勒兩國佔完了,格爾翰不由得整天暗自著急。
可是偏偏就在這分秒必爭的要命時刻,突厥聖殿親王和西疆盟主阿立克江分別給他傳來命令,要求他儘快派兵,剷除駐紮水杉城的聖唐軍殘餘,徹底平定西疆。
“他姥姥的!”格爾翰氣得直罵:“大肥肉他們吃,硬骨頭留下來讓老子啃,憑什麼?!一定是阿立克江那個混蛋在背後作梗,哄騙親王給我施壓。現在都什麼時候啦,誰還管得了聖唐人?再慢一步,啥都沒啦!”
格爾翰貪圖地盤,又怎麼會捨得將寶貴的軍事力量用在一座孤城上去。況且,之前攻打水杉的痛苦經歷也已經把他搞怕了,那座堪稱自己“命中剋星”的水杉城,誰愛管誰管,反正格爾翰大爺不理會。
於是,對於西疆聯盟發來的清剿指令,車遲王廷總是想盡一切辦法陽奉陰違,說他們故意拖延都算是輕的,簡直就是助紂為虐、令人髮指。
不過呢,車遲國這種懈怠的情況,也並沒有引起突厥和聯盟的太多在意。畢竟水杉城是在車遲國境內,屬於是車遲自己的城鎮。人家車遲國王都不著急,別人又急什麼呢?再說,一座巴掌大點兒的地方,就算聚集了所有的聖唐殘部,他們又能翻起多大的浪來?
所以,李江遙和他的戰友們也真是幸運,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躲開了一場大掃蕩,平平安安渡過最開始的兇險期。
而現在呢,儘管搶奪地盤的行動已經進入尾聲,可車遲國王格爾翰仍舊沒打算去攻打水杉,因為他的全部注意力又被另一件大事給吸引走了。
那件大事,就是剛剛抵達車遲的波斯帝國商使團。
後世的史學家在回顧821年西疆大叛亂以及那場震驚天下的新月灣會戰時,往往都很在意一個問題:當時西疆的鄰居波斯帝國,究竟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眾所周知,突厥聖殿親王羅尼亞率領的十萬鐵騎,之所以能夠避開鎮疆軍的斥候警戒,出其不意的投入到新月灣戰場,完全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取道突厥與西疆的邊境,而是從波斯地界上繞道而來的。
據可靠訊息顯示,那個時候,正是波斯帝國剛剛繼位的小皇帝,決定與突厥可汗阿史那支斤秘密簽訂合作協議,放羅尼亞和他的軍退暢通無阻的穿越了波斯國境。
這一切,就是一筆純粹的交易。
而波斯商使團,則可以看作是波斯皇帝派來收取交易報酬的代表。
由於西疆鬼漠陷入連綿戰火,絲路商道已經被封閉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這麼一鬧騰,波斯也逐漸坐不住了。他們組織起一個規模龐大的通商使節團來到這裡,打算與此處的新主人談判商議,重新恢復波斯與西疆的通商貿易。
波斯商使團的總領隊,是“名震絲路、匯通四海”的商業鉅子——艾麥尼。此人不僅壟斷了波斯帝國的珠寶、鐵器、馬匹、地毯、藥材等熱門生意,富可敵國;而且他還是波斯小皇帝的老師兼御前首席顧問,如同帝國宰相,可謂是權傾波斯朝野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