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
“傳球!”
餘高爽把周然的傳球給截斷了,廖羽豐激動萬分,小玉反應迅速,立即下快攻。
餘高爽果斷一個長傳,想要直接給到小玉。
他傳球的力度稍微大了一些,不過好在小玉速度夠快,追上了球。
對防小玉的柳遠航第一反應就慢了,他還在煩惱為什麼衛肖已經進了四個三分球,而他自己卻還只是進了一個。
他的速度本來就不快,根本追不上小玉。
白隊在速度上全方面碾壓紅隊,拿到球的小玉輕鬆上籃打進。
分差又拉開了,但衛肖並不著急,因為丁奕可說了,他們隊主要就是打陣地戰。
這就是他最舒服的打法,他不習慣加速運球推進,穩穩把球帶過半場,然後組織發起進攻,這對他來說才是最佳戰略。
這分差確實有些危險,如果再打不進,對面再來反擊,後面的比賽就更難了。
周然接球后再度改變作戰方式,他直接選擇強突廖羽豐,然後急停中距離跳投。
如此簡單粗暴的操作,廖羽豐自然是不會給機會,他一路緊貼,施加對抗,令到周然的出手非常勉強。
在周然出手的一刻,廖羽豐的指尖幾乎快要碰到了籃球。在如此完美的防守之下,即便是周然,也未能把球投進。
周然敢這麼投,也不是隨隨便便亂來的。
一方面他考慮到剩下的時間。
職業球員和業餘球員的一個區別,就是對時間的敏感度。
業餘比賽對時間的計算並不怎麼嚴謹,一般最後也很少會打得最後一秒決勝負。
所以業餘球員幾乎不會留意時間,去思考進攻時間和剩餘時間的關係。
全國高校大賽雖然最後壓哨絕殺的情況也不多見,但對時間上的規定和要求都是按照專業比賽的規格嚴格執行的。
畢竟,全國大賽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華夏籃壇培養人才。讓高校球員提前找到真正比賽的感覺,是有必要的。
這場隊內對抗賽場邊有著專門的計時器,包志強負責操作著。
目標成為籃球巨星的周然,他只是瞄了一眼計時器,看到剩餘時間還有40秒,就可以意識到,如果照常打慢節奏,花費大概20秒時間,那白隊就能耗完剩餘時間打最後一攻。
所以這次進攻完全可以打快,就算對方浪費完所有時間,也足夠再有一次進攻機會。
另一方面,投籃往往需要考慮到的一件事,就是有沒有籃板球。
在沒有隊友能拿到籃板的情況下投籃,除非是教練要打跑轟,有戰術上的要求,或者時間緊迫必須出手,否則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周然注意到籃下就只有馮康健和餘高爽,馮康健是絕對有能力搶下進攻籃板的。
那麼這次強行出手,看似不合理,其實恰恰相反是明智的選擇。
籃球雖然沒中,但馮康健成功將餘高爽擠開拿下籃板,他晃飛餘高爽再進行必進的籃下投籃。
嗶!
但哨聲阻止了他。
白有維及時趕到,一把抱住了馮康健。
馮康健早就習慣被人這招待了,所以他的罰球是有練過的。
兩罰兩中之後,紅隊的得分終於突破了30分。
周然所考慮到的兩點都實現了,馮康健拿下了籃板,時間也還有29秒。他們這次進攻打進的同時,還多拿到了一次進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