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西南,喀斯特地貌的黔省,山清水秀,天然旅遊景點很多,大都還沒開發出來。最著名的就是壯觀的黃果樹瀑布。
黔省有馳名中外的茅臺美酒,著名的播州會議。省會是築城市。黔人好辣,皆因氣候溼潤,吃辣能排溼氣。
築城市有著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說法。築城大學是黔省最好的大學,南林人黃宏宇,也是李軒寧的發小之一,就讀於築城大學的釀酒工程專業。
這貨也有些風騷,入學沒多久就把班裡的一個漂亮妹紙泡到了。此妹紙是黔省仁懷人,家裡就在茅臺鎮上,有一個酒廠,生產的也是醬香型白酒。家族產業,有著上百年的歷史了。
酒質很好,只是沒有打造成品牌。主要是給一些大品牌酒企提供原酒,以及賣一些散裝酒。日子過得還算安逸,就是沒有形成巨大的品牌效應。
作為家裡掌上明珠的於鳳琴,怎麼也比雖然來自發達省份,普通家庭的黃宏宇過得闊綽些。
像於鳳琴這樣貌美膚白的菇涼,自然是眾多好漢的重點關注物件。搭訕、熱情幫襯者極多,寫情書、求約會的也不少。才拉上那白嫩玉手的黃宏宇自然是亞歷山大。
作為南林人,有一個優點就是膽大、心細、面皮厚。南林的傳統無論是做事還是泡妞,講究的是看中就衝,速度至上,幹了再說。從沒有什麼好事多磨,思前顧後,等等再說的做法。重生後的李大少就發揮得淋漓盡致,偶遇搭訕、見縫插針,借款,股票、世界盃、恒指等投資。
黃宏宇清楚地知道,想出人頭地,就得去衝、去拼。不然還是像父輩一樣,大學出來後,普通的幹部家庭而已。這貨高中時就開始想著怎麼去做生意,奈何南林巴掌大的地方就那些資源。左看右看,能賺錢的活計,要麼幹不了,要麼已經被人走的更快一步。
黃宏宇、唐凌、李軒寧在高中前,那是鐵桿發小,大部分的活動都是三人組一起參與的。只是從臨近中考時,李軒寧像是突然開竅了,居然和蘇校花越走越近。後來李家的發達,全南林都知道。
上高中後,李大少爺的活動越來越多,又整天被那兩朵小花緊緊跟隨著,變得非常勤奮好學,和發小的活動就極少了。但是從偶爾的聚聚來看,感情還是沒變的,李大少還是那個好兄弟李軒寧。在來大學前,幾個小夥伴也好好地聚了一場。
李大少爺交待兩位發小:兄弟們很快就要各走一方,人生地不熟的不同於南林,有困難千萬得互相通氣,兄弟之間是無條件支援。李大少還說了,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築城的天色灰暗,早上就下著凍雨,下午才停了下來。吃過晚飯,黃宏宇和於鳳琴拉著小手在校園裡散步。
黃色葉子的高大銀杏樹下,黃宏宇拿出紙巾把一張長椅子上的水珠擦乾,和於鳳琴坐了下來。
於鳳琴:“宏宇,茅臺上市了,你說,要是我家的酒廠也能做到上市,那該多好啊!”
黃宏宇:“茅臺的營銷做得真好,又有國酒這個稱號。利潤太高了。”
於鳳琴點了點頭說:“是啊,其實我家的酒口感、品質都不會比茅臺的差,口味上有點點區別。但是我家不會做營銷,當然了,前些年也錯過了發展的最佳時機。”
黃宏宇:“往後應該也不遲,看來得在鳳琴你的手上才能發展起來啊!”
於鳳琴有些惆悵地說:“談何容易啊,茅臺一枝獨秀,鎮上的其他酒廠,現在都難以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
黃宏宇:“關鍵還是在營銷上,品質相差不大,那就看誰更會賣酒了。”
於鳳琴:“這個是,現在做營銷,投入小了,根本沒什麼效果。想要有效果就得大投入,可是我家裡即使貸款,也湊不了太多的錢出來。照這樣下去,還是擺脫不了只賣原酒的命。”
黃宏宇:“只賣原酒,那附加的價值相當於零啊,就賺了點辛苦錢。”
於鳳琴有點傷感地說:“唉,可不是嘛!在以前的年代也就算了。近些年,我們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快,而我家酒廠卻是原地踏步,好不甘心的。”
黃宏宇想了想說:“鳳琴,你家裡有沒有考慮過引進投資,合作經營,做大做強?”
於鳳琴:“考慮過,也曾經嘗試過,但是合夥人的實力不行。那幫人開始吹得天花亂墜,哪知道其實是想空手套白狼。後來就中斷了和他們合作。”
黃宏宇:“那肯定得引進強有力的合作伙伴才行啊!”
於鳳琴:“嗯,只是還沒遇到有實力的合作伙伴。酒廠又沒名氣,難啊!”
黃宏宇倒是想起一個人來,微笑著說:“彆著急,一口又吃不成胖子。我倒是認識一個很有實力的人,就不知道他對於做白酒有沒有興趣了。”
於鳳琴:“你也才剛上大學,能認識什麼有實力的人啊!莫非是你們老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