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李元淑要回到玉符宮,只能與李雪天含淚告別,從這些天的相處當中,她確實感覺到自己的傻兒子成長許多,這才放心不少。
李雪天倒沒什麼不捨,得知孃親安然無恙並拜入玉符宮之後,心中的擔憂也就煙消雲散,可以安心修煉了。
孃親走後,李雪天回到宗門。經此次雲盜事件後,他更加迫切的渴望力量,只有比別人都要強大,命運才能把握在自己手裡。
藏書閣裡有關修煉的書籍被他翻了大半,雖然他現在才武煉五重,可如何凝聚脈龍,已經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
“雪天,你不必這麼著急,別人花幾十年上百年才突破小修士境界也是常有的事。”陳老一切都看在眼裡,他一生閱歷無數,卻仍不知道如何幫助李雪天。
“能早一點想出辦法好早一點解開心結。”李雪天埋頭閱覽古籍,說道,“別人都會進步,我不想永遠停留在武煉境界。”
陳老嘆氣道:“這外院藏書閣比不得內院,內院的藏書閣才是真正的浩瀚書海,也許你可以在那裡找到答案。”
李雪天停下來,問道:“是不是隻有內門弟子才可以去內院藏書閣?”
陳老點點頭:“所以你現在不必花時間浪費在藏書閣裡,等你進入內門,所能接觸到的東西遠遠勝過這裡,到時候自然會有辦法的。”
外門弟子入內院,李雪天還需要再等兩年半,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陳老說的有道理,等進入內院後有的是機會尋找突破的辦法,現在更重要的就是抓緊時間升到武煉九重,等到內門考核的時候能夠穩操勝券。
之後的日子裡,李雪天除了每天的課程外,剩下的時間都在幻境之中戰鬥,穩固修為。自從學會構建臨脈,他已經可以修煉一些高階功法,但臨脈一消,功法就運用不出來。
雖然有所缺陷,但李雪天覺得這也算是極大的進步,多運用幾種功法,以免將來在戰鬥中戰技過於單調,被人找準弱點。
至於殺人技,自然是最簡單粗暴最好,他給自己那一招取了個名字,叫做一指湮滅。湮滅不需要有太多東西,只要知道它是用來殺人的,這就足夠。
……
在幻境中磨鍊半年,李雪天不知不覺中晉升但武煉六重,他的臨脈也已經運轉自如,不需要分出多少意念可以維持三天左右,而其中蘊含的力量更是達到半步小修士。
李雪天能取得這樣的成果,可以說是用靈晶堆出來的,但現在他面臨著一個問題,沒錢了……
閱覽了這麼多書籍,老先生遺留在裂隙之晶中的物品他也認得一部分,可它們的價值已經不是可以用靈晶來衡量的,而是以念晶作為單位。
一塊念晶,可換得一千靈晶,而一千靈晶,卻不一定能換得一塊念晶,畢竟念晶是碎靈境以上強者的修煉之物。
老先生遺留之物的價值遠超李雪天的想象,這些根本不是他如今配擁有的東西,但凡拿出一件,換來的怕不會是靈晶,只會是閻王的請柬。
現在需要想辦法賺取靈晶了,否則單靠天地靈氣,修煉速度會慢下許多。
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有一座仙人居住的聖山,凡人不可進,山間終年大霧,不可望其峰。
山腳流過一汪清泉,傳言常飲其水,可除百病。聽聞曾有人沿著泉水想尋它的源頭,步入此山,無一例外迷路其間,七日之後才從迷霧走出,神情頹廢恍惚,大病一場,事後旁人問起他們山中景色,卻無一人記得。
後來山泉乾涸,雲霧散去,不見聖山,越過山丘,卻只有一片湖泊。
於是關於聖山故事的結尾就有了兩個版本。
有些人堅信著聖山的存在,他們認為山中仙人得道,將聖山遷走,於是聖山舊址只留下一個湖泊。
另一些人認定這是天方夜譚,世間不可能存在仙人。泉水乾涸,迷霧散去不過是地質變遷、氣候變化所導致,這個地方從來就沒有什麼聖山,只有湖中升騰而起的水霧所造成的假象。
時間流逝,故事終究是故事,它的真假早已經不重要,只不過偶爾成為別人飯後的談資罷了。
…………